▲ 夕阳西下,莫高窟沐浴金光。摄影/徐海洋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说:中国的20世纪开初有两件大事值得记载——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同年,远在西北的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
▲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摄影/茹遂初
此后120年,这座边陲小城的命运,就卷入了近现代世界的风云际会。
而此前的2000年中,敦煌,则以“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显赫地位,对中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绵长的影响。
▲ 西千佛洞,党河从佛窟下流经。摄影/吴健
在航海技术不足以支撑远航的遥远年代,河西走廊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开放通道,而敦煌又是最西端的桥头堡。
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而敦煌则是“咽喉中的咽喉”——
向东,面向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中原腹地;
向西,沟通绿洲农业和商业文明混合的西域、中亚;
向南,通往半农半牧的青藏高原,进而与天竺文明发生联系;
向北,几乎没有险阻,可达游牧为主的蒙古高原。
▲ 祁连山脉,野马山-大雪山,冲积扇。摄影/傅鼎
因为敦煌,曾经的汉帝国能够顺利将整个西域纳入国家版图;
因为敦煌,历史上的乱世之时,这里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避难所;
因为敦煌,也才有了惊艳近现代世界120年的藏经洞文物;
……
何以是敦煌?她又何以改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