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走多远路程背景音乐,人不可能每一步都走正确背景音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5:56:48

《猎民生活日记》,顾德清著,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7月。

新京报:确实,相比于“蹲守”,“游牧式”的拍摄牺牲掉的是时间。这样一种拍摄方式最后会不会就成了点到为止?你担心它会失去纪录片本身的那种力量吗?

顾桃:这个问题很直接,我想说的是,这个一定是这样的。但我尝试在做的,是一种跟年轻人的连接。比如萨满地图,我会先了解到,在我的行走版图中会遇到的民间萨满,他们在各自的地域或是领地中的样态。他们首先是和我有连接的,这就构成了未来档案中的一个定点。也许,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挖其中的每一个点,但权当抛砖引玉,我先开个路,把路标贴在地图上,后来的人感兴趣,再用他们的时间去找寻属于他们的表达,一起去丰富这张地图,同时也回应各自的“游牧”。

年轻时,我曾经受到过很多的启发,从我父亲的书,到当时偶然看到的某个片子,我常常觉得,很多学习并不一定是主动发生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环境。现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如敖鲁古雅拍摄时那么听使唤了,我也想趁还能走得动,留下一些有可能性的空白。

人生要走多远路程背景音乐,人不可能每一步都走正确背景音乐(13)

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剧照。

新京报:你反复提到“游牧”这个词。在你看来,“游牧”与今天的人仍有什么关联吗?

顾桃:我总觉得,尤其是疫情以来吧,大家现在似乎都处于一种游牧的状态。不是说过去那种为了生存,逐水草而居的方式,而是说一种心理。放眼周围,你会看到,友谊也在游牧、婚姻也在游牧、爱情也在游牧,游牧中甚至带着游离的状态,就是所谓的精神游牧,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城市人所缺失的。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失去了一种寄托,既无法逃离,又无法忍受,所以才不断去寻找,听起来好像一直在路上,实则是现实中反复遭到驱逐,既被驱逐,也自我驱逐。

我们常常说,身未动,心已远。既然心理上已经在游牧了,那就不要去回避它。

新京报:边地日记系列出版以后,你的表达会更多向文字倾斜吗?两种都尝试过之后,你怎么看文字和影像间的关系?

顾桃:只要出去拍摄,我就会做些文本记录。影像是现场正在发生的,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它好像是客观的,但一旦没电呢?带子不够用呢?所以,我那时候每天晚上强迫自己写500字以上的记录。我以前总觉得,文字相对来说是主观的,但经过反刍,落在纸上后,它其实反映出的是镜头之外的另一种“客观”,它真实地填补了镜头所无法触达的空间。

这一代人的表达,有种向内的锋利

新京报:近年来,你连续发起了几届“世界游牧影展”,今年的影展也刚刚落幕。你曾在开幕式上讲,想借此为那些大影展上很难被发现的青年导演提供一个被看见的机会,在接触到更多来自青年一代的表达后,你怎么看这一代所关心的议题,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

顾桃:首先,我想先解释一下,我所说的“青年导演”指的并不纯粹是那些生理年龄来说的年轻人。你四五十岁,做了大半辈子的“打工人”,突然想拍点东西,也仍然是“青年导演”,我们说的是进入这个领域的时间。

人生要走多远路程背景音乐,人不可能每一步都走正确背景音乐(14)

2016年内蒙古青年电影周现场。

说实在的,我是这两年开始做影展以后,才大量地接触新片子。包括之前去国外影展,我听不懂英文,也懒得看画面,当时一心就想着赶紧结束,我还得回来拍片儿。但现在看这些,我越来越感受到一种直接的、与时代同频的呼吸,那种冲劲儿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们太像了,但当时我们的视野没有那么大。甚至今年投过来的,有很多作者都是海归,在国外学电影,即便是没出去的,也会找到一个他(她)想要对标的导演,在第一部片子里就开始极力模仿。

新京报:这种模仿的痕迹在片子中有那么明显吗?

顾桃:(笑)这是他们来了自己说的。我只是试探性地问了句,你这挺像外国导演拍的啊。他们立马说,我就是喜欢那个达内的、或者XXX的……

新京报:有声音说,这一代更多是在模仿,总是少了些自己的表达,你的感觉呢?

顾桃:不,话还不能下这么早。你看书法,书法最初不都是临摹古人吗,起初可能觉得,总有这里或者那里它怎么就是不像啊。可慢慢临摹着,就把自己的东西带出来了。电影也是这个道理,拍到后来你会生出一些新的想法,这就是个人的风格。在对电影没有任何认知的时候,大量的看片和模仿确实是一种学习,重要的是你从中能不能获得一种激发。

人生要走多远路程背景音乐,人不可能每一步都走正确背景音乐(15)

顾桃和顾雪在2022世界游牧短片展开幕式现场。

新京报:那么议题上呢?

顾桃:不知道这样一种观察是否成立,我的感觉是,我们那一代的生活和所表达的东西之间,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不近不远”的距离,拍摄的几乎都是“熟悉”的东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陌生与熟悉之间的一个相对位置,比如徐童能拍出来“游民三部曲”,其实因为他自己就像个游民一样,存在于那群人中间,但那样一群人其实和他的日常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这就是我总说的“呼吸”,他是自然而然,吐气和吸气之间有个节律。

现在的青年一代,我总觉得他们的表达更加“向内”,有一种凛冽的锋利。这怎么讲?今年入围我们这个影展的片子,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揭秘自己的家庭,更加直接,过去我们叫这种是“私影像”,这其实是很需要勇气的。当然,我们那一代也有人尝试过拍这样的东西,比如现在住湖南那一带的魏晓波,他就曾经拍下了他和女朋友之间的日常,但是没有形成什么规模,而且那时的私影像对代际关系的探讨很少。

这次有好几部片子很直接地在讲中年夫妻间的关系,以及父母一辈和孩子之间的张力,甚至带出了对阶层的探讨,说大了就是和时代之间的互动。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片子,它的初衷是帮助父母更好地沟通,但那里面你会看到大量的日常细节,中年夫妻间的深层连接早就分崩离析,却还要在孩子面前维持一种相安无事,但是其实瞒不过孩子。昨天在蒙古包里,我儿子和宝峰的儿子一块儿玩,我说你俩表演一下父母平常是怎么吵架的,俩孩子才三年级,但是很多细节他们都能记得。我们可能有时候真的忽略了孩子的感知和记忆的筛选。

人生要走多远路程背景音乐,人不可能每一步都走正确背景音乐(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