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讨论总是不绝于耳。学校摆桌“免费碎手机”,老师、家长们当场砸手机等一系列事件总是屡见不鲜。有的人认为这些方式方法都是为了能让孩子戒掉“手机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无可厚非,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样做太极端。
其实手机本身是没有罪,引导教育更不能简单粗暴。00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一味地要求他们跟手机和网络绝既不缘不合理,也不科学。对手机的管理问题不在于手机本身,而在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手机工具性的正确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尽可能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纠正制止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一方面严格控制孩子过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讲励志故事、多看励志电影,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转移孩子注意力,延长孩子兴趣爱好时间,进而压缩减少孩子使用手机电子产品的时间。另一方面家长们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自觉远离手机,多读书看报、多运动健身,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好言传身教,当好孩子“手机控”的“守门人”。
学校应大胆创新,积极作为。比如,可以开辟“手机休息站”,学生手机一律由学校统一管理,确有需要的班主任统一保管,并声明严禁在课堂上使用。同时,对学生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比如,通过讲座、出宣传栏、图片展览、开主题班会、远离手机签名活动等,让学生明白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帮助学生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形成正确的认识。
让孩子告别“手机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应当看到,“手机瘾”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心发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共同携手打好“持久战”,才能让儿童青少年告别“手机瘾”,让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