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人》
假如你看过他最新的两个短篇,就会发现,藤本树身上最大的特点,正来自他身上这种法国新浪潮和作者电影的气质。所以为何日本那么多漫画家使用电影分镜,藤本树依旧给人特别的观感。
比如在《蓦然回首》中,最出名的一幕来自女主被一直暗中嫉妒的竞争对手意外夸奖后,沉默走在路上,突然间,她的步伐变得轻盈,逐渐放开束缚,迎着大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翩然起舞。
这段分镜没有一点台词,没一点夸张化的光影处理,但它巨大的情感力量震撼了百万读者,大家感叹这是画纸上的《雨中曲》。
但如果你看过《雨中曲》,应该能察觉到一丝不对劲:《雨中曲》压根不是这个味。因为这一段的处理方式恰恰是逆着《雨中曲》来的,《雨中曲》正是新浪潮反抗的电影,它投资昂贵,拍摄严谨,为了跳这段舞蹈,吉恩·凯利把每一次踩水坑的位置都固定死了,据说严格到了让女主哭出来的地步。
注意,主角上半身在构图正中央,这是古典的处理方式
《雨中曲》很伟大,但它看似自由、轻松的场面,后面是另一幅光景。
但新浪潮电影中,他们使用业余演员、轻便摄像机,打破常规拍摄手法,抛开标准运镜和蒙太奇,捕捉人在现实中最为真挚的一面。
新浪潮代表《四百击》,说了一个叛逆的少年在家庭和校园中处处受罚,在虚伪冷漠的成人世界里无处容身。影片最后,导演用一个4分钟的长镜头,追随越狱的少年一路奔跑,穿过森林和原野,沉默始终,直到音乐响起,他来到了一直向往的海滩边,却再也无路可逃,镜头定格在他迷茫的脸庞上,影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