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油爆牛肚仁,下面会详细讲)
(个人偏见)知识点总结:牛肚仁最好吃!其次百叶尖,百叶很平凡,厚头很没存在感。(有些店会有牛的三种部位组合爆,感兴趣可以点这个都尝尝)
接着说羊的九种!
(图片来自网路,是金生隆菜单上印的)
我简单文字描述一下。
食信就是食管,难嚼!
肚板是第一个毛巾一样的瘤胃,难嚼!
葫芦是第二个网胃(就金钱肚那样的,金钱肚是牛啊),难嚼!
蘑菇是第四个刍胃,像猪肚一样厚厚平滑状,难嚼!
以上难嚼四大金刚在有些店会组成一份羊四样,专门给好这口的人准备的!如果你想参加咬肌撕裂者俱乐部可以来一份羊四样热热身。
肚领是瘤胃里面两块肚板交界处挤出来的小山峰一样的厚厚部分,老嫩适中!
蘑菇头是刍胃和肠道的结合处,老嫩适中!
肚芯是肚板的内侧(没毛巾),老嫩适中!
以上三位给我的感觉就是虽然不错但在有13种选择的情况下可能不会优先考虑。。如果十个人去吃可能会一样点一盘子尝尝,就只能选两三盘的时候应该轮不到他们三位了。
肚仁还是我的最爱!肚领去皮,嫩嫩嫩,脆脆脆。
散丹是大家熟悉的百叶状部位。牛的叫百叶,羊的就叫散丹啦,没有为什么!就这么叫!与牛百叶相比是更细嫩一些的,如果喜欢这种形态的肚,我个人肯定会选羊的来吃了。据说一盘散丹爆得好,同时食客也会吃,能嚼出黄瓜的声响,大家悟一悟。
(个人偏见)知识点总结:喜欢脆嫩选肚仁和散丹,喜欢难嚼味大的选食信、肚板、葫芦和蘑菇,两者之间的是肚领、蘑菇头和肚芯
再说说小料!
小料也分不同门派。有某北派调料里面加十几种秘制调料甚至申请了专利,肉眼可见特点是加了酱油和葱花(例:金生隆)。南派小料其实和涮羊肉的没啥太大区别!肉眼可见特点是芝麻酱腐乳韭菜花(例:爆肚张)
最后想起什么说点什么
爆肚要趁热吃,冷了难嚼且腥。
爆肚是小吃,一盘子量不算大,要想靠吃爆肚吃饱我觉得首先是没有必要,如果偏要就吃这个吃饱那还是配个烧饼吧。。。好吃的东西讲究个度,吃到意犹未尽刚刚好,一次吃到顶那美味幸福感其实会下降几度。
因为这次去没待几天,想吃的太多,我也不是专业爆肚学者,所以就吃了两家,点了四盘,以后去再慢慢尝试。毕竟我吃,也没人给钱啊。理论这块其实没啥挑剔的了,实践上差点,等我下次再战。下面聊店铺就是随便吃吃然后分享一下啦,有什么说的不好不对的,就忍着吧!(叉腰)
东兴顺爆肚张
什刹海银锭桥边上的老店。刚刚贴的那张看不大明白的菜单就是他家的。老北京朋友带我来的,它心中这家最好吃。一千个老北京心中有一千家最爱爆肚店。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位老北京,最爱是别的店也很正常。感觉此店并不擅长营销,又开在景点旁边,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景点处的饭店不好吃,种种原因吧,反正大众点评分数看着惨淡了点。
点了个果子干,因为我们都不知道是啥!
是啥呢?就是杏干啊,山楂干啊,还有藕片之类的煮出来的一碗酸甜物体。感觉是为了爽口用的,可是液体部分粘稠还有种粉粉的口感,导致整体并不清爽,果干煮了之后口感软烂没啥味道,总体像勾了厚芡的一碗糊糊。。。我不咋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