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提到佛教最具代表的人物,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会是观音。确实,在中国人心目当中,观音一直以来,都是慈悲的化身,所以在很多时期基本上都会在家中供奉一尊观世音以供祭拜。佛教便一直都秉承着这股思想,作为佛教的立教根本。
我们都知道在西游记中,观世音也曾多次出现,帮助师徒四人多次渡过难关。其实,面对不同的人,观世音出现的像都是不同的。那么,在最初的时候,观音是怎么有这个称号的呢?在民间,有两种传说。第一种说法是来源于《悲华经》。在很久以前,阿弥陀佛还有另外一个霸气的名字,叫做转轮圣王。而转轮圣王又生了几个儿子,他最大的儿子,就是观音。观音曾经在他的师父面前发过誓,一定要去感化和超度天下的人。但是观音一开始并不叫观音,而是叫做不眴。因为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偏僻了,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够叫出来,于是他的师父宝藏如来又给了他一个名字,叫做“观世音”。
然而,佛家的鼻祖释迦牟尼却不同意这两本经书中的看法。他认为,观音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号。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观世音就已经是成佛了,法号为“正法明如来”,而释迦牟尼本人也是在观世音的座下当徒弟。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观音既然已经成为了“如来”,那么就不应该再有什么前世今生出现的,要知道,如来可是超越了生死的,他们是永存于天下的,那么就不应该再有观世音的前世出现。我们都知道,如来都是居住在极乐世界中的,这点是不用去怀疑的,那么既然是永生的,为什么会出现前世呢,难道说,有一个地方,比极乐世界更加美好吗?更加值得这些佛祖去追求吗?我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大量的佛经中艰辛地寻找着答案,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人们都认为极乐世界已经是最好的世界了,对于它之外的世界,并没有去描述。也有人提出:“观世音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自悟成佛了,但是为了普度天下苍生,让天下人更好地接纳他,于是便显示出了菩萨像。”但是对于成佛和涅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都认为佛祖都是永生不灭的,但是事实上,从经书中可以看出,连佛祖和菩萨都会死去,观世音竟然还会有人们口中常说的前世后世,这实在是让我搞不懂。按理说,菩萨和佛祖都是不死之身,怎么就会有生死呢,这一点,我还是需要去查看更多的经书,才能得到解答。
文|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