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尤其是古代的时候,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惧怕阎罗王。阎王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其实是外来户,并不具有中国国籍。
佛教传入中国时,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也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
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和今天的你我一样,老祖宗也讲究以和为贵,凡事好商量。所以,偌大的中国地,几乎不存在“异教徒”这一称谓。
其余的文明古国,因为宗教信仰,彼此不惜兵戎相见,甚至血流成河。外国人肯定诧异,在我们这里,某个寺院旁边,坐落着一个小小的道观,其实并不足为奇。
虽然历史也不乏“灭佛”事件,但在古老的中国,佛、儒、道三教,彼此却能和谐相处。那些名垂千古的名士,譬如白居易、苏东坡,本身虽是儒学大家,对道教和佛教,也都有沉浸。
面对外来事物,中国文化总是先同化之,再影响之。“被中国化”,是所有外来文化共有的命运,可想而知,来自于佛教的阎罗王,同样也被中国化了。
在民间传说中,北宋名臣包拯,是公正的化身,“日断人间,夜判阴间”,他死后便成了阎罗王,继续审理阴间的案件。
及至近代学者,也会通过诗文,在隐约间提及,包公通晓阴阳,有伏妖之能,妥妥就是阴间的阎罗:
包公正气贯丹霄,出入阴阳路两条。
黑幕沈沈谁揭举,惟公明镜澈群妖。
包拯隶属于北宋仁宗时期,与其余皇帝不同,仁宗更注重实际,对佛老思潮,其实皆有所反对。
既然上有所好,身为一个臣子,包拯也不太可能多么崇尚佛教。不喜欢佛教的士大夫,反而被佛教所推崇,中国文化之厉害,由此可见一斑。
1
治 学
北宋仁宗时期,最富战斗力的辟佛著作,非欧阳修的《本论》莫属。
在《本论》中,欧阳修如此问道,“八尺之夫,被甲荷戟,勇盖三军,然而见佛则拜,闻佛之说,则有畏慕之诚者,何也?”欧阳公所认可的原因是,“其中心茫然无所守而然也。”
而一介之士,眇然柔懦,进趋畏怯,却义形于色,心有所守,又当作如何解释?“中心有所守以胜之也。”
欧阳修以为,文人心中所守之物,即儒家所信奉的礼仪。
日后的铮臣包拯,以刚正坦荡的形象示人,正是因为他心中有所守。毕竟幼年的包拯,就如欧阳修所言,“眇然柔懦,进趋畏怯”的一介书生。
包拯六七岁时,被父母送至宅院附近的香花墩读书。香花墩位于合肥城南,四面环水,菱荷满池,岸柳成行,是办校兴学的最佳场所。幼年的包拯在此启蒙,他勤学苦读,终于学有所成。
香花墩因此成为包拯心中的圣地,时至今日,在包公祠里,还有一副楹联,代表他少年读书的情景:
深柳依然读书处,香花不改旧时墩。
无独有偶,清代学者游香花墩,观其优雅景致,同样留下不朽的诗篇:
孝肃祠边古树森,小桥一曲倚城阴。
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
在官宦世家长大的包拯,极具上进心,29岁那年,他高中进士。
考取进士有多难?唐朝人有句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明经易考,进士难得。
包拯治学成绩有多出色?我们不妨拿同时代的人物相互比较,作为中国历史一等一的文士,苏东坡中进士的年龄是21岁,他的父亲苏洵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考上。
2
为 官
考中进士意味着,既取得了文凭与学历,同时也可以直接入政府工作。
令人惊愕的是,包拯却拒绝外出为官,原因则是,父母双亲年迈,需要有人侍奉左右。
在家一呆就是10年,包拯再出山时,已临不惑之年,但包拯就是包拯,一出来依旧是愤青。
包拯仕途的第二站是广州端州。众所周知,端州盛产砚台,从唐朝开始,端砚已然誉满天下,成为贡品,当时的史*载曰:“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包拯之前的诸多前任,趁着进贡的机会,一般要克扣数十倍的端砚,赠送给权贵。
包拯则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该进贡多少,就制作多少,及至任期结束,被调至中央任职,包拯“岁满不持一砚归”。
端砚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最珍爱的雅器,它同时也是一方试金石。
唐朝初年,武则天将刻有“明合璧,五星联珠”的端砚,赐给名臣狄仁杰,狄仁杰反而上奏,请求武则天减少贡品数目。北宋名臣包拯,在端砚的发源地,犹然不受诱惑,其一片赤诚,足以感天动地。
藉由历史公案小说的演绎,包拯被刻画成一个类似于福尔摩斯的名侦探,如民国学者胡适所言,他是一个有福之人,宋朝的包拯是“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
胡适还说,古往今来精巧的折狱故事,虽然流传于民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历,这些故事遂容易堆积在一两个人身上,譬如包拯。
坦率地说,胡适所言非虚,但他因此将包拯称作“有福之人”,似乎有失公允。
公元1045年八月,包拯年逾50岁,那一年他离开大宋,出使契丹。
虽然宋辽早已订立“澶渊之盟”,但是两国之间,绝对算不上和平相处。更不消说,就在一年之前,北宋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遭失败,损失惨重。
试问,当此之时,契丹怎么可能,给大宋一张好脸色?一个五十岁的老人,被敌国盘问责难,这个老者是否就是“有福之人”?
契丹人几乎就是手握弯刀,不怀好意地诘问包拯道:“不久之前,你们在雄州大开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
包拯年纪虽大,思路却很活泛,他竟然反将一军:“涿州也曾开放过城门,刺探边境事务为什么一定需要开放便门呢?”
那人本意是想找茬,最后被噎得哑口无言。
包拯身处险境,游刃有余,还趁机观察辽朝军事形势,《资治通鉴》说他“奉命出境,敌中情伪,颇甚谙悉”。回朝之后,包拯向皇帝上疏,建议朝廷挑选良将,时刻准备应对边境的突发情况。
包拯心理素质之强,为人之机敏,因此而言,后世将精巧的侦探故事,“强加”到他的身上,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3
经 济
包拯的聪明才智,除了表现在外交之上,同样彰显于经济。
于国家赋税方面,包拯颇有见地。公元1048年——包拯出使契丹三年之后,辽朝果然在北宋边境集结军队,宋军于是也准备防守,仁宗便让包拯去河北调发军粮。
通过观察边境形势,包拯得出结论:漳河等地区,土壤虽然肥沃,但是地处边境,因此不能耕种。既然不能种地,那就不妨牧马。仁宗皇帝最终从善如流,采纳了他的建议。
解州地区盐法过于苛刻,百姓的生活甚至到了困竭的地步,包拯前往经营管理,百姓的困境终于得到解决。
三司使是北宋朝廷的一个要职,掌管全国财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
经历与欧阳修的论战风波(《因为一个官职,包拯和欧阳修,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包拯最终担任这个职位,并且做出了许多政绩。
宋朝仁宗时期,后宫嫔妃过多,加薪太滥。譬如,加封一个才人,需赐银五千两,金五百两;这还仅是初次封赏,才人的月俸,比之于仁宗继位初期,提高了将近八倍。
另外,这也仅仅是一般妃子的待遇,仁宗宠幸的嫔妃,多达十余人,后宫开支之庞大,可想而知。
包拯的做法也简单,废除所有俸禄标准,恢复成仁宗初继位时候的标准核算,超过的部分一律取消。除此之外,其余方面的开支,也同样作如是改变。
单单这一项整顿,国家的财政收入,竟然扭亏为盈。
在全国范围内,包拯整顿税收、发展养马、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北宋朝廷冗官冗员现象严重,在整个中国历史也算是“赫赫有名”,包拯管不了别的地方,在三司机关这一亩三分地,他毫不留情的予以裁减。
包拯传之于后世的文学作品,有176篇奏议、一篇家训、一首诗歌。实事求是地说,他的作品无论数量与质量,在仁宗一朝,都排不上名次。
但是,他的文章更注重实际。奏议的作用,用曹丕的话说就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包拯愿意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国家大事上。
这不到二百篇的奏议中,有五十五篇指名道姓地揭露出,六十一名与他同朝的官员。
试问,对同朝的官吏,如此不留情面地揭露,能够做到这点的,纵观整个大宋朝堂,又有几人?
更难得可贵的是,包拯不只是裁减,还大力选贤任能,譬如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之后的政坛中,无疑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鉴于包拯出色的工作,皇帝由衷地称赞他道:“使吏谨其职,下安其民,民不加赋而国有余财,以成朝廷大礼。”
除了严以律人,包拯更加约束自己,他唯一的那首传世诗歌中,如此写道: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毋贻来者羞”,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
很显然,纵然距离包拯出生,已然经历一千余年,再次提及他,今天的你我依旧保持无比的崇敬。
坦率地说,包拯并未留下多么惊艳的诗歌,但是毫无疑问,包拯本人,就是那首最美丽的篇章。
参考资料:
1,脱脱和阿鲁图:《宋史》
2,蒙智扉:《包公祠联与包拯其人》
3,刘复生:《宋仁宗时期反佛老思潮及其特点》
4,王春江:《包拯与欧阳修》
-作者-
老谈,always talk,老是夸夸其谈之人,除此外,别无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