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酸鱼的做法大全,酸鱼做法正宗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8:09:58

正宗酸鱼的做法大全,酸鱼做法正宗做法(1)

“侗家三宝”中的酸鱼。    通讯员黄同凯 摄

正宗酸鱼的做法大全,酸鱼做法正宗做法(2)

地灵村村民正在打红糯糍粑。 通讯员秦榛 摄

正宗酸鱼的做法大全,酸鱼做法正宗做法(3)

吴进优准备压制茶饼。 通讯员黄同凯 摄

春节是各民族的共同节日,春节前夕,少数民族地区洋溢着浓浓年味。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是侗族聚居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侗族人,侗族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吃”上绝不含糊,当下,侗家人为了新年的各色美食忙碌了起来。

侗不离酸年年有鱼

到侗族人家里做客,没有“酸”是不正常的,在侗族的饮食文化里,一切都可以做酸,侗族人吃酸的历史悠久,有“侗不离酸”和“无菜不酸,无酸不菜”的说法。最初的酸,只是为了储存食物,而如今,酸已经根据人们的口味发生了变化,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其中酸肉、酸鱼、酸鸭久负盛名,俗称“侗家三宝”,具有酸、辣、甜的特点,肉鲜味美,十分开胃。

鱼在侗族中的地位很高,新年家家户户必须“年年有鱼”。年关将至,乐江镇同乐村的村民们忙着腌制酸鱼,为春节准备特色年货。村民制作酸鱼的时候,一般会选择用稻田鱼来进行制作。稻田鱼其本身就是一种鲤鱼,因为生活在稻田里面,养殖方式也比较原生态,所以鲤鱼也成为制作酸鱼的主要食材之一。

当需要制作酸鱼的时候,村民就会提前出门,下田里去捞鱼,把新鲜的稻田鱼捞起来。鱼捞回家后,就需要将鱼破开,把内脏和多余的杂质统统去掉,把鱼清洗干净进行烘干。

“处理好的鱼经过烘干后再进行腌制,做出来的酸鱼比较筋道好吃。一般烘一个晚上就可以腌制,如果自然晾干则需要两三天。烘好的鱼抹上料腌制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食用了。”同乐村村民潘培珍说。

潘培珍介绍,侗族人家里都有酸坛子,在每次腌酸之前,都要保证里面干爽无水分,处理好鱼之后就可以放进坛子里。准备好适量的食用盐、佐料均匀抹到鱼身上,同样将其充分抓匀腌制一段时间,再把稻田鱼依次放入坛子内密封起来。

就这样把坛子内的酸鱼放置一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就可以制作出一份美味又正宗的酸鱼。“酸肉、酸鸭子的做法其实差不多,但是需要腌制的时间更长,所以我们12月初就已经开始做了,腌好了以后如果打开坛子,整个家里都是香味。”潘培珍说。

侗不离糯红糯飘香

龙胜红糯是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乐江镇地灵村是有名的红糯米之乡。当地的侗歌中就唱道:“侗不离酸,侗不离糯,耶罗耶,耶罗耶罗耶,欢迎你到地灵来……”

红糯制作出来的各类食品,自然也成了当地特色美食,其中红糯糍粑是属于这个季节的传统年味美食,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品,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重视和祝福。每当红糯糍粑出现在饭桌上时,那就说明年关将至,该过年了。

地灵村村民李练梅介绍,红糯糍粑可是一道“急不得”的美食,红糯九月份进行收割,要经过2个多月的自然阴干后才能进行脱粒,腊月正是可以食用的时候。经过脱壳处理的红糯,用清甜的山泉水浸泡一个晚上后,红糯糍粑的制作过程才算开始。

“一定要用大火蒸两个小时,火力一定要均匀,不然蒸出来的红糯口感不对。”李练梅一边用筷子在木蒸笼里翻动红糯,使其受热均匀,一边介绍,红糯糍粑的成功与火候息息相关,火候过高容易使红糯口感过硬,同时红糯本身的营养也会流失,火候过低会使红糯没有韧性与嚼劲,少了一番风味。

体验过打糍粑的人都知道,在糯米蒸熟后,需要两个人抡着木杵,交替着将石臼里喷香的糯米饭舂成泥。想要做成口感软糯、富有嚼劲的红糯糍粑自然也讲究“手法”。同村的荣政忠和吴成田正是两名“老师傅”,他们表示,抬手要慢,落手力道要“巧”,不能使蛮劲,既要让糯米充分地融合在一块,又不能使糯米过分黏密。

红糯成泥后,放入已倒好黄豆粉、熟芝麻和白糖的簸箕里,巧手的李练梅手蘸茶油,接过滚烫的糯米团,搓出象征团圆的红糯糍粑,闻着满是芝麻香味,趁热吃一个,糍粑的味道充斥着口腔。“村里的人知道谁家打糍粑都会去帮忙,做好的糍粑又拿到广场上分享,看着大家伙高兴,我也高兴!”李练梅说。

除了糍粑,红糯还可以做成各种美食,年糕、粽粑、艾粑、米花、汤圆、红糯米酒……样样都充满年味。

茶油开榨油香四溢

乐江镇油茶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年关将至,乐江镇的榨油师傅们已经着手开始准备新年的第一道年货——茶油。在乐江村平寨组,有一家山茶油加工作坊,还没走近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油香。

走进作坊,吴进优和吴泰兵两位师傅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两人均是从事了30多年榨油工作的老师傅,烘茶籽、碾粉、蒸粉、做饼、压榨油等步骤缺一不可。

一位师傅在蒸粉区,麻利地将碾碎的茶籽粉倒进一个蒸桶,蒸好后,马上将热气腾腾的茶粉倒进铁环包饼。他将一桶茶粉倒进铁环后,包上稻草,再放在压饼的机器下方,转动机器,一个圆茶饼就包成了。叠好一个个茶饼,两位师傅合力,把茶饼放到一个长条的榨油机里。

“之后就是上榨环节。”吴进优介绍,通常一次上榨20个左右的茶饼,每次要榨1个多小时。上榨后,按下按钮,金黄色的茶油缓缓溢出,流入早已准备好的接油桶里,香气四溢。之后,把榨好的油装进塑料壶,这就是新鲜出炉的山茶油了。

说到山茶油,当地村民个个都夸它是好东西。山茶油的营养成分很高,古时即被视为山珍贡品。油茶榨油每道工序细节都十分讲究,整个榨油过程,融入了操作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技巧,榨出的油质纯、色泽亮、气味香、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来源丨记者林扬 通讯员黄同凯陈杰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