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儿子离家出走未归来,22岁儿子离家6年大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22:36:18

如果兄弟三人晚走一步,被徐辉祖捉回京师,靖难之役可能不会发生了。

朱高炽此时二十一岁,但是他身体肥胖,不善骑射,朱高燧此时只有十六岁,所以赶紧逃跑的决定很可能是十九岁的朱高煦做出的。

看到三个儿子平安归来,朱棣高兴地说,“我们父子能够团聚,是上天在帮忙”,“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明史纪事本末》)

不过,朱高煦在逃跑的路上也没少惹是生非,《明史》是这样记载的,“途中辄*民吏,至涿州,又击*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

意思是:朱高煦动不动就*害百姓、管吏,行至涿州时,当地驿丞被其击*,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燕王。

三、在靖难之役中,数次救朱棣脱离险境

这年六月,朱棣起兵靖难。

大结局儿子离家出走未归来,22岁儿子离家6年大结局(5)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在白沟河激战中,箭矢如雨,朱棣的战马屡被射中,接连换了三匹马,;利剑砍得钝卷,三筒箭都被射光,朱棣差点儿被瞿能所伤,正在危急时刻,朱高煦率数千精骑赶到,直接冲上前与之决战,将瞿能父子斩于马下。

后来,在东昌之战,朱棣陷入重重包围,朱能见势不好,拼死闯阵,吸引盛庸主力,朱棣乘机冲击,破阵逃出,朱高煦率兵及时赶到,击退追兵。张玉见朱棣濒临险境,冲入阵中援救,找不到朱棣,不肯突围,最终力竭战死。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在浦子口与盛庸交战再次不利,如若不能尽快击败盛庸,渡江便成泡影,四年的苦战功亏一篑,朱棣情绪低落,正在此时,朱高煦率精锐骑兵前来,朱棣高兴地拍着他的背说:“我累了,我儿应当鼓足勇气,与之再战”。随后,朱棣又说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明史纪事本末》)

朱高煦率众殊死力战,终于将其击退。

大结局儿子离家出走未归来,22岁儿子离家6年大结局(6)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数次濒临险境,最后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朱高煦出力甚多。“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明史·朱高煦列传》)

四、在立储之争中,输给朱高炽

不久,朱棣登基称帝。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到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在接近两年的时间内,朱棣没有册立太子,而长子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此时已经二十多岁。

或许,朱棣在犹豫,他认为次子朱高煦英武善战,很像自己,“成祖以为类己”(《明史·朱高煦列传》)。

在这段时间,群臣、一些藩王先后上表请立太子,而朱棣的答复却是: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明太宗实录》)。

朱高炽一直被父亲留在北平,并未跟着去京师。

大结局儿子离家出走未归来,22岁儿子离家6年大结局(7)

朱高煦竞争太子之位的有利因素: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淇国公丘福等部分武将的支持,朱棣此前的夺嫡暗示:““勉之!世子多疾。”

丘福被朱棣称为靖难第一功臣。

朱高炽竞争太子之位的有利因素:1、他是朱棣的嫡长子,是朱元璋册封的燕王世子,朱元璋定下嫡长子继承皇位、其余诸子分封为王的制度。“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明太祖实录》)。2、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是朱棣的嫡长孙,深受朱棣的喜爱。3、在靖难之役中,坚守北平之功。4、兵部尚书金忠和谢缙、黄淮、尹昌隆等人的鼎力支持。

大结局儿子离家出走未归来,22岁儿子离家6年大结局(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