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首《临江仙》,则是晏几道回忆起一位名叫小苹的歌女时写下的,原词如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苹,就是晏几道在沈廉叔和陈君龙二人的家里结识的一位歌女的名字。
晏几道的大半生都是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中度过的。他会在这些“昔日重现”的时光里寻觅留在他梦里的刹那红颜,追忆曾经的似水年华,在《小山词》自序中,晏几道就写道:“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看遍《小山词》,抒写的多是感情至深的相思之作,而小苹这位女子,更是晏几道深深眷恋的。
因为这从小苹这一名字出现的次数就可以看出来,或许小苹真是一位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也可以说,她们给了晏几道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想象。
如在《木兰花》一词中,晏几道一词中,晏几道这样描写小苹:“小苹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在《玉楼春》也写道:“小苹微笑尽妖娆。”
而这首《临江仙》,则是晏几道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小苹时的情景。多年以后,他甚至连小苹衣服上的刺绣图案都记得清清楚楚。
走进晏几道的这首相思忆人之作。开篇两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词人以两个对仗工整、音韵谐婉的六言句起调,大意是说: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这两句是从词人的视角进行描写的,“梦后”“酒醒”互文见义,是词人酒醒之后,对映入眼帘的景物的描写,词句对偶工整,用词贴切,词作的意境与词人的状态浑然一体。“楼台”是昔时与朋友欢宴的场所,而今已是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在空寂的夜晚,孤独与空虚之感也就格外明显。词人借酒浇愁、借梦境以逃避现实中由思念带来的痛苦;词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绵绵的情思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不难想见,晏几道此时的状态反倒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小山词》中常见“梦”、“酒”等语,多有深意,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一是指梦境中的所见,言下之意就是他重梦到当年与这几位女子邂逅的情景;二是指那如幻如电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前尘往事。
比如在《踏莎行》一词中,晏几道用“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来描述他酒醒后的状态。
晏几道写《临江仙》词的时候,他的两位好朋友沈廉叔和陈君龙都已经离世。所以开篇二句描写的情景,不是词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词人经历过的许多寂寞凄凉的夜晚,或残灯独对,或酒醉初醒,抑或是梦醒时分反反复复出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