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族在产生。旧的民族消亡了,新的民族又形成了。各民族在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中,活动地点也在不断变化,大多数民族都经历过一、两次或数次的民族迁徙。一个民族在某一地区的活动,大都对该地区一些地名产生过影响。我们在研究东北地区民族史的过程中,发现东北地区有不少民族(部族)名称后来都转化成了地名;也就是说,古今东北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地名均来源于昔日在该地活动过的少数民族(部族)的名称。
历史上活动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多。民族史学家们把它们大致划分为三个族系,即东胡族系、肃慎族系和
貊族系。东胡族系各族,主要包括先秦和秦汉之际的东胡,两汉至魏晋时期的乌桓和鲜卑,两汉至辽金时期的室韦(豕韦),南北朝至辽代的契丹和奚,金、元以后的蒙古等。这一族系各族,主要活动在内蒙东部和东北西部地区。肃慎族系诸族,主要有先秦、秦汉时的肃慎,两汉、三国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清代以后的满族等。貊语系各族主要包括先秦、秦汉时的和貊,两汉至南北朝时的扶余,两汉至隋唐时的高句丽等。肃慎族系和貊族系各族大都活动在东北中、北部和东部地区。(一)乌桓族与乌州
乌桓(丸)属东胡族系。公元前206年,匈奴单于冒顿击败东胡王,东胡族解体,余部退保乌桓山,“乌桓”族名就此出现在史籍里。汉初乌桓臣附于匈奴。汉武帝时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击破左匈奴,乌桓人才脱离匈奴的羁治而臣属于西汉政府。汉武帝将他们由乌桓山一带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并置护乌桓校尉进行监管。东汉末,辽西、辽东和右北平三郡乌桓结成联盟,助袁绍灭公孙瓒,据有辽东、辽西、右北平及河北等地。曹操战败袁绍,着手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北征乌桓。辽西柳城一战,大败乌桓,“临阵斩踢顿首,死者被野”。战后,曹操将部分乌桓人编入军队带回中原。留居原地者多融入鲜卑族。此后,乌桓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乌桓族尽管已不复存在,但在乌桓族发源之地,因乌桓族名,产生了一个与之相关的地名,这就是辽代上京道乌州静安军刺史治地“乌州”。乌州因乌桓而得名,《辽史·地理志》载:乌州“本乌丸之地。······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辽河即今西拉木伦河;乌丸川,据曹廷杰《东三者舆地图说》,认为是洮儿河南源的归喇里河(今名归流河或交流河),发源于乌珠穆沁右翼旗东云瑚苏图山,古名乌丸水,即乌桓水。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书中认为“乌丸山亦当在此河(归流河)附近求之。”今内蒙兴安盟突泉县双城子古城址在归流河的东岸冲积平原上,城分内外两部,曾出土青瓷碟、白瓷碗、铁刀、铁蒺藜等。在城附近山沟中发现有辽墓。从此城的地理方位来看,应属辽乌州遗址。
(二)扶余族与扶黎故城、夫黎营、扶余府、福余卫、扶余县
扶余族属貊族系,先秦时称“凫臾”,以水鸟为“图腾”。《后汉书·夫余传》: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据《史记》、《吴越春秋》及《越绝书》等记载,春秋战国之际,曾有一支江浙地区的越人北迁进入东北,他们到东北后,在渤海(北海)西北(大致今辽宁朝阳一带)与凫臾人进行了接触。然后又向北移动,最后来到今吉林中部偏北的平原地区。古时松辽平原生长一种树,很象神话传说中的扶桑木,叶和实可充饥,皮可做衣服,树干上还附有一种盐,可供食用。“越人谓盐曰馀”。于是,凫臾渐渐变成了“扶馀”,后又写成“扶余”、“夫余”。
越人北上在辽西与凫臾人交会,说明商周时期至少有一支凫臾人从今吉林中北部地区迁移到辽西地区。这支凫臾人在辽西地区的活动,对地名产生了影响。据《太平寰宇记》(卷71)及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考证,在今朝阳北凤凰山附近有“扶黎故城”遗址。“扶黎”又作“扶娄”,实为扶城,意即“扶馀(凫臾)人的城堡”。史载,东汉安帝刘祐时,曾有鲜卑人攻“夫黎营”的记载。“夫黎营”即“夫黎县名,······属辽东属国”。据考,其地理位置即在“扶黎故城”处。“夫黎”后又改为“交黎”、“冒黎”等。扶黎、交黎、冒黎等,均是凫臾(扶余)的音变。
源于扶余族名的地名,还有唐代渤海国的扶余府,明代设置的福余卫及吉林省的扶余县(民国3年——1914年建置)。扶余府、福余卫和扶余县均治在汉晋时期的扶余国故地。
(三)室韦族与室伪山、室伪水
室韦,也有写作豕韦、失韦等,《北史》中始称“室韦”。室韦属东胡族系,传说以猪为“图腾”。《旧唐书·室韦传》:“留宜犬、豕,豢养而瞰之,其皮用以为韦。”古人称大猪或野猪为豕。室韦人以猪皮蒙室,故称“豕韦”或“室韦”。室韦人先秦时曾在辽东一带活动过。他们的活动,在辽东留下了与室韦族名有关的地名。汉代辽东居就县境内有室伪山和室伪水,现代学者直接写作室韦山和室韦水。《汉书·地理志》“居就县”条注:“室韦山、室韦水所出,北至襄平(今辽阳)入梁(太子河)也。”《大清一统志》:“汤河在辽阳州东南五十二里,源出分水岭北流入太子河(梁水)。分水岭疑即室伪山,汤河疑即室伪水”。《辽史·食货志》载:“坑治则自太祖始并室韦,其地产铜、铁、金、银,其人善作铜铁器。”有人考证了《辽史》中的“室韦”指的就是室韦山,即今鞍山境内的千山。
(四)高句丽族与高句丽县
高句丽属貊族系,秦汉之际入史。唐礼言《梵语杂名》(868)记:高句丽为“Mukuri”,音译为“亩俱理”。《阙特勤碑文》作“Bokli”(莫离)。《后汉书·东夷传》:句骊一名貊耳,有别种,依山水为居,因名曰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其活动“中心在今辽宁东部桓仁至吉林省集安一带(后移向朝鲜半岛北部)。与高句丽族名有关的地名是西汉时玄菟郡高句丽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灭了卫氏朝鲜政权之后,为“断匈奴左臂”,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在辽东至朝鲜半岛一带,设置了乐浪、真番、玄菟、临屯四郡,以管辖卫氏朝鲜遗民及高句丽、和东沃沮等少数民族。其中,高句丽族人归玄菟郡管理。玄菟郡领三县,高句丽县(治今东辽河赫尔苏驿附近)、上殷台县(治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西盖马县(治今吉林省集安附近)。高句丽县名,即因高句丽族名而得。东汉安帝时,高句丽县已西迁至今抚顺市劳动公园一带。
(五)邑娄族与邑娄江(鸭绿江)、邑娄城、挹娄县、懿路千户所
岂娄族属肃慎族系,《后汉书·挹娄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邑娄族称在东北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转译,有燕娄、邑勒及鸭卢等不同译法。据考证,邑娄族最初发源于辽西医巫闾山一带。春秋战国之际,从辽西迁至辽东山区,后又向北迁至吉林、黑龙江东部。史载:“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极。”邑娄族由辽西经辽东向北迁徙过程中,在辽东地区留下了与族名相关的地名。如中朝界河鸭绿江,古时曾称过邑娄江或鸭卢江,即因邑娄族名而得。再如汉代的辽东邑娄城,南北朝时改称燕娄城,亦是因邑娄族名而得。金代沈州有挹娄县,明代置懿路千户所(治今沈阳北七十里懿路村),亦是邑娄族名在地名上的反映。
(六)勿吉族与居就县
勿吉族属肃慎族系。勿吉人的祖先也是从中原进入东北的,初称“诸稽”。诸稽原属于居住在今江苏徐州地区的大彭部落。殷商时期,诸稽沿海岸北上,在山东诸城一带有过停留。以后又迁徙至辽东地区。然后再沿鸭绿江北上,入今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定居下来。诸稽又称居就,秦汉时又名夫租、沃沮等。南北朝初期灭了邑娄后,才以勿吉之名见于史书。
勿吉人的祖先北迁时在辽东的停留,虽时间很短,但族名仍对地名产生了影响。如汉代辽东郡居就县,就曾是诸稽(居就)人居住过的地方。居就县名即取于诸稽(居就)族名。居就县遗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南九十里亮甲村汤河东岸。
(七)靺鞨族拂涅部与拂涅州
靺鞨也属肃慎族系,其族名始见于《隋书》。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靺鞨是隋唐时期东北地区比较强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族分七部:白山部,分布在靠近长白山的松花江发源处。粟末部,分布在松花江上游,“与高句丽相接,胜兵数千,多铙勇,每寇高丽”。号室部,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伯咄部,分布在今吉林省扶余县一带。安车骨部,分布在阿什河流域。拂涅部,分布在今牡丹江流域依兰至宁安一带。黑水部,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
靺鞨族拂涅部在牡丹江流域的活动,对唐代地名产生了影响。如唐代安东都护府辖内的拂涅州,就是在靺鞨拂涅部人的活动地区置建的。州名源于部族之名。辽代契丹人征服渤海后,曾将拂涅部人南迁至今辽宁省新民东北的辽滨塔一带,置辽州以安置移民,因而后来有人便误将辽滨塔视为唐拂涅州故城。其实唐代拂涅州置于原拂涅部故地,大约在今牡丹江流域的依兰附近。
(八)发族与渤海、回跋城
殷商时代,有一支古老的“发”人从中原向北迁徙至今辽宁南部海滨一带。古时渤海名“北海”。自从发人在海滨活动过之后,人们便习惯称北海为“发海”,意即“发人之海”。发、渤古时同音,故后又改为“渤海”。发人于春秋初期由渤海之滨向北迁至今吉林省南部地区。一些发人与当地别的部族人结合而形成“满番”族和“真番”族。但大部分发人一直有自己的族名,南北朝时期叫渤海人,他们的活动地区亦名“渤海”。
与发族族名有关的地名,还有渤海国的回跋城。回跋亦作回霸、回怕、回怕里,实为“
发”一名的演变。发人由渤海之滨北迁吉林地区,有一部分发人同人结合,形成了“发”族。“发”音转为“回跋”。隋唐之前东北有这个族名。后来渤海国政权在回跋人地区建回跋城。据《辽史·康默记传》及《阿只古传》记载推断,回跋城在长岭府与鸭绿府之间,大约今吉林省辉南县境内。(九)女真族五国部中越里笃部、奥里米部、越里吉部、剖阿里部与宛里城、鄂里米城、铁力县、巴哈里噶珊
辽代女真族五国部大致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辽朝政府设五国部节度使对其进行管辖。这五部是盆奴里部(又作蒲奴里)、越里笃部、奥里米部、越里吉部(又作铁骊部)和剖阿里部。这五部中其中有四个部的名称对地名产生了影响。如黑龙江省富锦县城西南约九十里有一宛里城,从前又名斡里城、瓦里城、万里城,是原越里笃部的活动中心,宛里、斡里、瓦里、万里均是越里的音转。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有清代的鄂里米城,明代曾在此设过奥里米驿站,附近有鄂里米村,这里是原奥里米部的活动中心,鄂、奥音近。今黑龙江省有铁力县,“铁力之名源于古代的铁骊部(越里吉部)”。清代在黑龙江下游有一地名叫“巴哈里噶珊”,它是原剖阿里部的活动中心,巴哈里与剖阿里音近。
(十)女真族叶赫部、辉发部与叶赫城、辉发城、辉发河
明代东北女真主要有三大部分:建州女真,分布在今长白山、牡丹江与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省珲春县、黑龙江省宁安县为聚居地。海西女真,活动在松花江下游地区,大致为今吉林省扶余县至黑龙江省阿城县之间。野人女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三大部中,海西女真有扈伦部,扈伦部又分为乌拉、叶赫、哈达和辉发四小部。其中,有二小部族的名称对地名产生了影响。在今吉林省辉南县附近有清代古城名辉发城,城附近有一条河名辉发河,为松花江上源,这一带原为海西女真辉发部活动地区。在今吉林省梨树县东南有一地名叫“叶赫”,此处原为海西女真叶赫部活动中心。叶赫在金代被称为“耶海”,《金史·欢都传》载:“耶悔水纳喝部”。《东三省舆地图说》谓“得胜陀瘗碑记耶悔作叶赫”。耶悔、叶赫音近,是女真语的不同汉译。叶赫地名即源于叶赫部名。
(十一)锡伯族与西窝山(锡伯山)、西彼尔河(锡伯河)、锡伯屯
锡伯族属东胡族系,是鲜卑人的后裔。锡伯也有多种称呼,如:席北、锡卜、西伯、实伯、斜婆等。据沈阳《太平寺碑记》载:“锡伯部族原居海拉尔东南札赉托罗河一带。”札赉托罗河即戳儿河,今名绰尔河。元明之际,锡伯人仍以狩猎经济为主,隶属于科尔沁蒙古。明洪熙初年(公元1425年),随科尔沁蒙古向东迁徙到嫩江流域。明末清初,被编入“八旗”,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征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锡伯族人在东北地区的活动,对地名也产生了影响。清光绪年间屠寄编绘《黑龙江舆地图》有“西窝山”,位于今辉河南岸。此山即是曹廷杰在《东北边防辑要》中所说的“锡伯山”,清代《舆地秘图》和《战迹舆图》中作“xibe”。
札敦河是海拉尔河的东南源头,发源于大兴安岭山脊。“札敦”蒙语意即“山脊”。札敦河的上游北岸有一条小支流,《黑龙江舆地图》上称为“锡伯河”,现代地图上称“西彼尔沟”,显然,西彼尔是锡伯的音变。在札敦河中游南岸也有一条小支流,《黑龙江舆地图》上称为“锡伯尔河”。此外,在今吉林省北部扶余县有“锡伯屯”,也是由锡伯族名而来。
(十二)蒙古族喀喇沁部、郭尔罗斯部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蒙古族亦属东胡族系,出自室书蒙兀部。蒙古族历史上有多种名号,如,蒙兀、盟古、朦古、盲骨子、蒙古斯、梅古悉等等,自元代始固定使用“蒙古”二字。明末,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居住在东北境内西部地区的有漠南蒙古的东边部落、漠北蒙古的东边和北边部落。明清之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使用征服和拉笼两种手段,使蒙古诸部臣服于后金(清)政权,被编入“八旗”。
明清两朝,蒙古各部在东北西部的活动,也对地名有过影响。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有不少由明清时的蒙古族各部名称转化的地名。如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明永乐年间,此地为喀喇沁部所据。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喀喇沁部的酋长苏布地率其弟归顺了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将该部编为左、中、右翼三旗。1958年,人民政府以左翼旗地置“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再如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郭尔罗斯部是蒙古族的一部,远在元太祖时代即已存在。元太祖成吉思汗曾派其弟哈布图哈萨尔征服该部,并擒其酋长纳林。自哈布图哈萨尔十六传到乌巴什,开始分部为前后二部,前部为乌巴什孙固穆所有(即后来的郭尔罗斯前旗)。该部于崇德元年(1636)参加皇太极称尊大典,叙功封札萨克辅国公。今县名“郭尔罗斯”之称承袭了蒙古旧部之名。此外,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左(右)旗,哲里木盟的奈曼旗等,其地名均是由原蒙古族各部名称转化而成的。
作者:张国庆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1期
选稿:甄艺涵
编辑:吴雪菲
校对:李春燕
审定:洪珊
责编:罗舒平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