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
孟郊的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游子吟》中熠熠生辉的光芒足以让它名垂青史。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为了科举入仕,孟郊早年就离开了家乡、离开母亲,到各地拜访名师,求取学问,但直到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五十岁才被任命为溧阳县尉。一到溧阳,孟郊便将年迈的母亲接来同住,以弥补早年未尽的孝道。这首《游子吟》就是诗人将年迈的母亲接到溧阳时写下的。
如果说,孟郊是因为写在溧阳的这首饱含人间真情的诗歌而蜚声诗坛的话,那么,溧阳作为孟郊仕途之旅的始发地,在他的人生履历表上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在孟郊去溧阳时,还有一篇与他有关的文章同样名垂青史,那就是《送孟东野序》,这篇文章是孟郊的老师韩愈为他饯行的时候所写的一篇赠别文章。
韩愈,字退之,“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同时,韩愈也是一代名师,有着“百世师表”的美誉,他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教育界至理名言的代理人与践行者。
韩愈桃李满园,他的学生有很多在文学诗歌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叹羡的成就,尤其是孟郊、李翱、张籍等人,都是因诗歌成就而名传千古的诗人;韩愈随征淮西、谏迎佛骨、出使镇州,在潮州驱逐鳄鱼,他的声誉随着一桩桩事迹而声誉日隆;韩愈是一代文章宗师,他也是苏轼口中的“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著作等身的文学家。
所以,不用做过多的介绍,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身上的那些标签和后世给他加上去的光环。
孟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虽然考中进士,但却经过了四年的等待才被授予溧阳县尉一职。这与他的理想壮志和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有一定的差距,面对现实,孟郊心中充满了落差感,他的心情非常抑郁。
所以,在孟郊赴任溧阳之际,亦师亦友的韩愈为他饯行,并写了这篇赠别的文章。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一是赞扬孟郊的才华,二是宽慰孟郊,希望他摆脱内心的苦闷,振作起来,告诉他要做一个“不平则鸣”的人,做一个时代的“善鸣者”。
而且在这篇赠序文中,韩愈还为我国成语词库中贡献了一个出镜率很高的成语“不平则鸣”,这不光是一个成语,更是韩愈人生追求和文学主张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