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笔下的“歌”与“哭”,是描述情感外露的两个词汇,“歌”与“哭”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类情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反映。不开心的事情,悲伤的事就是“哭”;高兴的事情,愉悦的事情就是“歌”。韩愈所说的“不平”,指的其实是超出平常感情平静之上的喜悦与悲伤。
所以在这篇赠序文中的第一段中,韩愈提出“物不平则鸣”的观点,并从草木、流水等受外力的作用而发出声音,并将这一观点由物及人,提出人的言论、喜悦、悲伤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
接着,韩愈再一次列举自然界中的多种现象来论证“不平则鸣”的观点:这种声音也不是随随便便发出的,而是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而发声,借他物而鸣。这正是文章中“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这一句话的含义。
按照韩愈的表述,自然界中的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就是最善于发出声音的东西;而鸟鸣、雷鸣、虫鸣、风声等则是季节更替、节序推移的结果。这就为下文阐述“人也亦然”打下论证的基础。
为了让论证更加精辟准确,韩愈在第三段中从儒家天人相应思维出发,由物及人,列举了历史上的“善鸣者”。
如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的歌声来表达不平;周室式微时,孔子用论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周朝末年,庄周用他那广大无边的文辞来表达;楚国式微时,屈原在沧浪之水用行吟的方式来表达;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通过各自的主张来表达“不平”。
此外,韩愈还列举了秦汉魏晋时期有名的人,如李斯、司马迁、司马相如、杨雄等人,他们都是各个时代的文坛代表人物,他们是善于表达内心感想的人,他们也是掌握时代话语权的人。
但在魏晋时期,能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文化名人就不如以前了,可是也并未绝迹。就其中的精英人士来说,他们作品的声音轻轻而虚浮,节奏短促而急迫,词藻艳丽而伤感,志趣颓废而放旷;他们的文辞,杂乱而没有章法。
韩愈认为,这大概是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还不足以承载为时代发声的能力吧,所以他感慨道:为什么不让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出来表达呢?
由此可见,韩愈提出的论据包括了为国家的盛、衰而发声这两个方面。而在文中,韩愈也明确提出来了“鸣国家之盛”与“鸣其不幸”这两个层面的说法。
在第四段,韩愈从唐朝的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一直说到孟郊、李翱、张籍,认为他们都是善于用诗文来抒发情怀的人。
由此,震耳发聩的一问从韩愈的笔端倾泻而来:孟郊、李翱、张籍三人的优秀诗文,不知是上天要使他们的声音和谐来歌颂国家的兴盛,还是要使他们穷困饥饿、心情忧愁,而为自己的不幸悲歌?
经过一系列缜密的论述后,韩愈最后点明题旨:孟郊将到千里之外的溧阳去就任县尉,心里好像闷闷不乐,似乎有什么心事,所以我就给他讲了这番话语并写下这篇文章,目的是为了解开他的心结。
很明显,全文的主题在最后一句中才脱颖而出,这是韩愈借这篇赠序文抒发对孟郊怀才不遇的感慨。其实,在这篇赠序文中,韩愈不仅是替自己的学生鸣不平,他也是为自己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