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漳圣王——陈元光
另一次是唐僖宗中和元年至光启三年间(881-887),先有刘昌祖与伯父刘存奉朝命,以抚闽将军带中州五十二姓数千人马,尾追王仙芝黄巢入而止于福州凤岗里;此时因黄巢之乱,天下纷纷,更无秩序,此时光州、寿州人王绪与刘行全乘天下大乱之时,组合五千多人南下,辗转而至南安地界,但刘行全突然狙击王绪,而将领导权让给王潮兄弟,因泉州人不堪知府廖意若之苛政,乃由张延鲁等绅士以牛酒请王潮入主泉政,一年之后王潮取廖彦若而代之。不久王氏三兄弟便有全闽之地,王审知并号"闽王"。
开闽尊王——王审知
五代时期,中原纷争不已,除河南光州固始县以外,中原各地也有移民南来,定居于安定而繁荣的闽南泉州,泉州刺史王延彬特设招贤馆,接待中原南来的名士如徐夤、韩偓等等。故唐及五代中原南来士庶移民,也是一个巨大数字。
此时,汉晋以来的中原移民已在南泉州建立了占据主要地位的汉人社会,而前此中原移民带来秦汉代中州四世纪时代的河洛语言,也全面奠定了闽南语言基础,并同莫定以闽南语泉州口音的泉腔弦管南音和泉腔南戏语言音前基础,并同时奠定以闽南话泉州口音的泉腔管南音和泉腔南戏语言音韵基础,一言以蔽之,即是把中州四世纪的语言、音乐和戏曲全面移植于闽南泉州。故闽南语泉州腔完全符合《切韵》和《广韵)这些编纂于唐代的音韵体系。
泉州府志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教授曾写过一本叫《汉语音韵学导论》的书。这本书的后面附有唐诗拟音举例。罗先生用他研究出来的唐音音系声韵母具体音值,给附录里的这二十几首唐诗注音,将他的注音读出来,竟和泉州方言相当接近。换句话说,用泉州方言读唐诗,犹如唐人读唐诗一样的律和谐,平仄相合,多么悦耳动听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泉州方言的形成,跟晋唐时期中原汉人大批南下入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泉州方言里,还保留着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语音、词汇的许多特点,泉州方言如同古汉语的一块活化石,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泉州方言是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您对此有何看法?请关注文史包袱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