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斛用多大盆栽,石斛的家庭盆栽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04:15:37

5.5 出苗

5.5.1 洗苗

组培苗从组培瓶中小心取出,用清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用 0.3%高锰酸钾溶液泡根 20min。

5.5.2 移栽

待根部发白,即可进行栽植。

5.5.3 检验

作为商品用苗,应出具检验证书,贴上合格标签。

5.6 标签、包装

5.6.1 标签

每批苗应挂有标签,标明品种、生产单位、苗龄、(实生苗或原球茎诱导苗)、等级、数量、出苗日期、批号、标准号、苗木检验证书号等。

5.6.2 包装

铁皮石斛苗在经过处理后,单层直立放置在塑料筐或纸箱中,包装箱应该结实牢固并设有透气孔,装箱后附上标签。

5.7 检验方法

5.7.1 外观

采用目测、计数方法进行。

5.7.2 长度、直径

长度用分度值1mm的直尺测量,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

5.8 检验规则

5.8.1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苗的质量、标志和包装。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验收。

5.8.2 组批规则

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品种、同一包装日期的种苗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5.8.3 抽样

扦样执行 GB/T 3543.2。

5.9 判定规则

若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检验指标要求,则判该批种苗为合格苗或优质苗。若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检验指标要求的,允许对不合格项目重新取样复测,复测仍有一项不合格的,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5.10 检疫、运输

5.10.1 检疫检验

按 GB 15569 规定进行检验,跨县级行政区域调运铁皮石斛苗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出运手续,并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

5.10.2 运输

装运的车厢应该有空调,温度调节至25℃,不低于5℃,到目的地后应立即进行种植或假植。

5.11 假植

出苗后3天内不能立即外运或栽植的,要进行假植。假植设施要满足石斛正常生长需要的遮阴保湿要求,冬季应配备必要的防冻加温保护设备。切忌堆压,防止发热烧苗。

6 生产技术规范

6.1 栽培场地

6.1.1 原生态栽培

宜选择郁闭度 0.7 左右,补水方便的林地。

6.1.2 设施栽培

利用玻璃温室或大棚等设施,配备遮阳网、喷雾和灌溉设备,模仿铁皮石斛野生环境。开沟作畦,畦宽 1.2 m~1.4m、长不大于 40m;畦面呈龟背形,畦高约 15cm;开好畦沟、围沟,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云南等雨季长的地区宜搭架栽培,浙江等地宜地栽,详见附图 6

高石斛用多大盆栽,石斛的家庭盆栽方法(5)

附图 6:设施栽培

6.2 栽培基质

6.2.1 活树附生

宜选择树干大小适中、树冠较茂盛、树皮较厚、多纵裂沟、树皮不会自然掉皮、易管理的树为铁皮石斛生长的附主,如松树、杉木、核桃、常绿阔叶树等树种及果园,不要选择桦木、椿树等会自然掉皮的树。

6.2.2 人工栽培基质

6.2.2.1 基质选择

宜选择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风透气性,原料储量大且方便操作的栽培基质。藓、木屑、水苔、木块、碎石、花生壳、椰子皮、松树皮、木炭都可以用作栽培基质,将松树皮碾成 2~3cm 以下的颗粒与碎石、木屑、有机肥等混合效果好,满足保水性、通风透气性要求,有利于植株固定。详见附图 7

高石斛用多大盆栽,石斛的家庭盆栽方法(6)

附图 7:栽培基质

6.2.2.2 基质发酵与消毒

基质在使用前应该经高温等消毒,使用植物根茎叶的,应该通过堆制、浸泡和煎煮等处理;基质含水量为 60%左右。可添加 0.5%的复合肥(15%:15%:15%)。

6.2.2.3 基质铺设

将基质铺在畦面上,厚度控制在 20cm 左右为宜,可播种共生菌菌种。

6.3 栽种

6.3.1 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优质、高产、高抗品种。原生态栽培应特别注意品种的抗寒性与生态适应性,鲜食品种应特别重视化渣性。

6.3.2 栽培季节

3 月下旬~6 月下旬为铁皮石斛的适宜移栽季节,冬季应该在有增温的设施中栽种。

6.3.3 栽种方式

丛栽方式栽种,以 3 株~5 株为一丛,按 10cm×20cm 行株距栽种。

6.3.4 用苗量

10 万株/667m2为宜。

6.4 管理

6.4.1 光照

在生长期,选择自然环境或采用人工遮阳,降低光照,遮阳度 70%左右为宜。

6.4.2 温度

铁皮石斛适宜生长温度为 15℃~28℃,栽培棚内温度应低于 45℃,高于 0℃。

6.4.3 水份

基质以偏干为好,栽种后视植株生长情况,在第三天开始进行第一次浇水。如遇伏天干旱,可在早晚喷水,切勿在阳光曝晒下进行。多雨地区和雨季,要及时清沟理墒,加深畦沟和排水沟,及时排水。

6.4.4 施肥

栽种 一 周 后 , 开始 喷 施 叶 面 肥 , 以后 视 情况 每 次 施 农 家 肥 50kg/667m2~100kg/667m2;10 月下旬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 20kg/667m2;开春后再施农家肥 50kg /667m2~100kg/667m2。

6.4.5 除草

栽种后,应及时人工除草。

6.4.6 越冬管理

越冬管理主要是保温防冻。进入冬季前要对铁皮石斛进行抗冻锻炼并适当降低湿度,每半个月喷一次水。

6.5 病虫害及其防治

6.5.1 铁皮石斛的病虫害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法。在防治工作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农药。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参照 GB 4285和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尽量使用物理方法。

6.5.2 加强农业防治

进行场地预处理、清理场地周围的杂物、棚内外严格隔离,应用遮荫网。合理通风,降低温度,控制病害发生。

6.5.3 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6.5.3.1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大量发生可导致落叶,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生长。在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800 倍液叶面喷雾,较严重时用 25%多菌灵 1000 倍液喷雾。一般每 7 天喷 1 次,连续喷 2 次~3 次。

6.5.3.2 白绢病

在栽培床表面出现绢状菌丝且中心部位出现褐色菜籽状菌核则发生了白绢病。该病会使石斛基部腐烂并向茎、叶扩展,导致毁灭性病害。适当的处理方法是一旦发现立即拔除并烧毁病株,同时在病穴中洒上生石灰粉,或喷雾 3000 倍液 50%的福多宁可湿性粉剂或 1000 倍液 75%的灭普宁可湿性粉剂。通常一周喷 1 次,连续喷 2 次~3次,喷雾重点在植株基部和四周地面。

6.5.3.3 白粉病

白粉病在大田栽培时发生较多,一般加强通风可以减轻,选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隔 7 天喷 1 次,连续喷 2 次~3 次。

6.5.4 铁皮石斛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6.5.4.1 斜纹夜蛾

7 月~10 月为幼虫高发期,主要为害叶片和嫩芽。防治方法主要有:1、利用*虫灯、性诱剂等诱*害虫;2、及时摘除卵块或初孵幼虫群集的“纱窗叶”;3、在幼虫低龄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 10%除尽乳油 1500 倍、20%米满乳油 1000 倍~1500 倍、5%抑太保乳油 1500 倍~2000 倍。

6.5.4.2 短额负蝗

取食叶片,严重时整叶吃光。防治方法主要有:1、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2、在若虫3龄前突击防治,重点防治田埂、地边、渠旁嫩草丛,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

6.5.4.3 软体动物

蜗牛和蛞蝓在整个生长期都可危害,常咬食嫩叶。一般白天潜伏阴处,夜间爬出活动危害,雨天危害较重,防治方法主要有:1、用菜叶或青草毒饵诱*。即用 50%辛硫磷乳油 0.5kg 加鲜草 50kg 拌湿,于傍晚撒在田间诱*;2、在畦四周撒石灰,防止蜗牛和蛞蝓爬入畦内危害。

6.5.4.4 地下害虫

主要是蝼蛄和小地老虎,立足栽培基质的预处理,防治方法主要有:1、用毒饵诱*。将麦麸炒香,用 90%晶体敌百虫 30 倍液,将饵料拌湿或将鲜草切成 3cm~4cm长,用 50%辛硫磷乳油 0.5kg 加鲜草 50kg 拌湿,于傍晚撒在畦的周围诱*。2、黑光灯诱*成虫。灯下放置盛虫的容器,内装适量的水,水中滴入少许煤油。

6.5.5 铁皮石斛杂草的防治

考虑到铁皮石斛植株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7 采收和加工

7.1 采收时间和方法

铁皮石斛采收时间为每年 1 月至开花前,采取采旧留新和全草采收两种方式。最佳采收时间为花蕾开花前,最佳采收方法为采旧留新,采收 2 年生(生理年龄)萌蘖。

7.2 验收与贮藏

采收后及时剔除病株,称量,检测多糖、水份等;检测农药、重金属残留等项目,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及时处理;铁皮石斛鲜品可在 0~4℃条件下贮存。

7.3 铁皮枫斗加工

7.3.1 整理

鲜铁皮石斛原料去根、花序梗,并剥去叶鞘,短条留用,切成 7cm~10cm 的短段。

7.3.2 烘培

低温烘培,除去水份并软化,以便于卷曲,同时在软化过程中尽可能除去残留叶鞘。

7.3.3 卷曲加箍

加箍的目的使卷曲紧密,不致散开,形态美观,均匀一律。加箍的材料一般是稻草杆。

7.3.4 干燥

低温干燥,以免枯焦。表面至金黄色。

8 安全质量要求

​8.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要求。

表 5 感官指标

高石斛用多大盆栽,石斛的家庭盆栽方法(7)

8.2 理化指标

铁皮石斛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 6 理化指标

高石斛用多大盆栽,石斛的家庭盆栽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