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的来历,杜甫的成都草堂来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04:26:32

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因为喜欢杜甫,所以每次到成都我都要去看看。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草堂正门

杜甫草堂的来历,杜甫的成都草堂来历(1)

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纪念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正门匾额“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题,门两侧还悬挂有一副对联: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这两句诗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处的位置。

▼杜甫与成都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的来历,杜甫的成都草堂来历(2)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忙,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那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此刻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

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

1955年,杜甫草堂成立杜甫纪念馆。

1958年3月7日,*在参加成都会议的闲暇时间,参观了杜甫草堂。

1959年,由时任成都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李劼人主持杜甫草堂的大规模修建。

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

1999年,建成“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

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

杜甫铜像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创作

▼杜甫铜像

杜甫草堂的来历,杜甫的成都草堂来历(3)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漂泊于荆、湘,以舟为家。

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

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可以见到这两幅对联。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郭沫若先生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杜甫草堂的来历,杜甫的成都草堂来历(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