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有位同事考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相互之间我们会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如何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
很多厉害的人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很大的成绩,可是某一天突然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家的进展,就是因为他的突破是在他的积累上“涌现”出来的,是规模的产物。知识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后来交流中得知她是报名了国内某知名网校的保过班,类似于高三前期积累,后期冲刺的节奏,当然价格不菲。
他是如何学习积累知识的呢?他一般是利用早上黄金时间6.00-7.30时间,和晚上8.00-11点的时间,保证一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成年人最难的是处理完杂事,坐到书桌前翻开书,只要翻开了,看书难的问题就解决了95%。拿起一本书之后,经常可以看一二十页,一本书用不了多久就看完了。只要你坚持重复这些行为,每年看的书就会越来越多。
一个人在读每本书的过程中,都会有个消化阶段,也就是说怎么让这些知识在脑子里溜达一圈,吸收一下。比如我在读书过程中会把收获的新知识和重点记录下来,或是发一条头条,比如现在我就在做这样的工作。既然喜欢看书,就把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并分享出来,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就会对之前读过的书有个记录,也吸收了一遍刚学的知识,同时练习了文笔。
我喜欢用大块的时间看书,一看就可以达到1小时以上,而不是碎片化时间。现在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叫碎片化阅读。为啥说这种现象不好呢?因为人的大脑记住的所有东西都依赖我们大脑里已经有的东西。比如在抖音上看到日本人残害中国人,就想起了小时候学校组织看爱国主义影片《黑太阳731》当你把两个影片关联起来,就能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日本人的憎恨。碎片化的东西由于缺乏“触点”,和现有知识连不起来,下次想用的时候也想不出来。记录下新知识,就是把新知识和已经有的关联一下。如果新知识连不到你的“认知树”上,很快就会忘了,就跟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学习本身依赖你积累知识的规模。你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学得越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进入一个新环境半年之后就稳定了,基本没什么新的知识摄入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经历过一段时间痛苦的爬坡之后,就迅速进入稳定状态了,没有新信息摄入了。你没有新的知识摄入,这个系统就在加速衰退。这时候你就得想办法提升自己了,只有终生学习才不至于被淘汰加油努力吧!点赞关注我会持续分享对你我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