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桃寿包做法视频,寿头包做法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20:53:33

寿堂和供品(局部)

寿诞这天,倪廷桢和朋友们要将田公元帅像“请”到精心布置的寿堂。几人合力将一米多高的神像抬下后,准备从货梯下楼,但电梯里已经有人。倪廷桢忙打招呼:“菩萨生日!”居民便双手合十、侧身让路。

神像下了楼,几个年轻人为他穿上大红披风,装上轿棍,等候十番鼓乐乐队。一群人说说笑笑,恭敬而又难掩兴奋地拍下神像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就像在参加一次朋友聚会。

等乐队抵达,神像乘銮驾启程,在闹市区的马路上穿行,鞭炮一路噼啪开道。路边行人不时驻足注目,骑电动三轮车的环卫工人也从车上下来拱手作揖。

寿桃寿包做法视频,寿头包做法过程(13)

神像在马路上穿行

“福州就是这样一座‘奇葩’的城市,大家对行走的‘神仙’见怪不怪,通常也都很恭敬。”倪廷桢梳着时尚大背头,穿着中式襟衫和布鞋,以年轻人的欢脱口吻谈论着神诞祭典,仿佛一个古老信俗和都市摩登共生的隐喻。

元帅庙里的庆典:青年演员酬神献戏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元帅路的元帅庙,是福州地区田公信仰的祖庙,始建于元代。田公元帅诞辰纪念日当天,一群闽剧青年演员自发来这里献戏演出,筹备资金部分来自他们此前参加戏剧大赛获得的奖金。

寿桃寿包做法视频,寿头包做法过程(14)

青年闽剧演员在元帅庙献戏

旧时福州新的戏班成立,都备有供祀戏神田公元帅的小神龛,戏班新开张前都要筹办厚礼,携带小神龛到元帅庙“过炉”分香。戏班前往元帅庙演戏时,头场戏免收戏金,作为敬献给田元帅的贺礼。

田公元帅信俗在福建盛行,与本地戏曲行业发达密切相关。福建历史上曾出现过30多个剧种,这些剧种大多还存活在民间,常出现在乡间里社的民俗活动与文化生活中。戏班活跃,演出频繁,以此谋生而四处活动的表演人员众多,戏神信俗也世代传承。

清代以前形成的福建本省剧种及民间傀儡戏,其行业祖师神均为田公元帅。过去,无论是闽剧戏班,还是福州民间的提线、布袋木偶戏班,都虔诚供奉这尊田公元帅。此外,田公元帅还是武术界的祖师神,旧时福州城中武馆及周边流行武术的乡村也供奉田公元帅神位或神像。这一信仰流传到日本长崎与冲绳(琉球),在冲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寿桃寿包做法视频,寿头包做法过程(15)

日本冲绳空手道协会来福州元帅庙访问时提供的“琉球武神三田都元帅像”

在元帅庙里的休息室,演员们聊起“祖师爷”田元帅,一个两个地话都多了起来。一位脚上打了石膏的年轻武行,在不久前的演出里受了伤,仍坚持来帮忙。“梨园学艺讲究尊师重道,我们从入行开始就知道要崇敬祖师爷。”其中一位青年演员林剑锋说。

根据传统,他们首先表演了三出仪式剧——招财进宝,加官进爵,夫妻团圆,这些是“有寓意的神戏”,也是平凡人的美好愿望,在酬神戏中寄托着朴素而深远的寓意。随后正式表演开始,剧目是经典闽剧折子戏《王莲莲拜香-盘答》和《荔枝换绛桃-投荔》。

寿桃寿包做法视频,寿头包做法过程(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