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配方与制作,大曲酒曲的制作工艺配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9:30:39

主要操作要点:

1、原料及粉碎:

各大名酒厂制曲的原料配比都有一定差异,其原料粉碎度也有不同之处。

传统制曲要求是将小麦磨成“烂心不烂皮”的“梅花瓣”。

一般要求是过20目筛30%左右(冬30~40%,夏20~30%)。

原料的粉碎度应根据原料品种、制曲季节、制曲工艺、酿酒要求等具体适当调整。

②、踩曲:

传统“包包曲”的生产方法为:

原料拌料前,将场地、器具等打扫干净,将麦曲倒于地面堆成凹型,用量水桶将水注入麦粉堆凹中中,用耙梳、铁铲等工具拌和均匀。

拌料加水量36~40%(以麦粉重计),加水量视季节不同而有差异,水温也不同(夏季用冷水,冬季用40~60℃热水)。

将拌好均匀的曲料装入曲盒,用手压紧,再用双足掌从两头往中间踩,踩出包包并提出麦浆(俗称提浆)。

踩曲要踩紧,特别是四周一定要踩实在,中间可略松,应均匀无裂缝。

而一般浓香型大曲则是踩成平板曲。

大曲配方与制作,大曲酒曲的制作工艺配方(5)

3、培养:

传统经验使,当品温上升至40℃左右,第一次翻曲,底翻面,四周翻到中间,硬度大的放在下层;

以后2~5天再翻曲,2次翻后即堆烧,堆至4~5层。

收摊后应搭盖草帘保温,避免品温急剧下降。

堆烧品温原则上60℃左右,应开窗调节,堆烧时曲坯间应留2cm间距。

若发现曲心的水分以大部分蒸发,品温逐渐下降,可进行最后一次翻曲,即收拢(打拢),此时曲坯间不再留空隙,可堆至5~6层。

收拢后应避免品温下降过快,致使火太小,产生黑心曲、窝心曲等。

曲坯入房到成熟约需一月(季节、气温不同有伸缩),成熟后运至干燥通风的贮曲房。

大曲配方与制作,大曲酒曲的制作工艺配方(6)

4、入库贮存:

培养好的曲即入库贮藏,入库前应将曲库清扫干净,铺上糠壳,曲坯入库后应堆码整齐,曲间应留有空隙,并保证曲库通风良好。

一般贮存3~6个月后的陈曲方可投入酿酒生产。

有的厂有使用贮存1年以上的陈曲的习惯(特别是夏季),这是他们的一大特色。

因为1年的陈曲贮存期长,染菌少,其糖化力不高,酵母数相应减少,但其他酿酒发酵的有益菌较多,仍生长繁殖,能耐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安全度夏。

在热季温度高的情况下,有利于控制发酵缓慢升温,这样才能出好酒。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浓香单粮型大曲踩成平板曲,而多粮型大曲则要求踩成包包曲,踩曲过程更细致。

虽然平板曲和包包曲均属于中温曲,但包包曲因“包包”部位较厚且较疏松,在培菌过程中其品温相对较高,是中温曲块中的高温区,该高温区由于温、湿度同平面部位的差异,再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及代谢产物的积累有所不同。

包包曲既有浓香型大曲的共性,又有其个性,其个性的形成与多粮型独特风格之一(酱)陈味产生有相当大的关系,使得多粮型酒带有陈味,并衬托出主体香更加突出,酒体更丰满(现有关浓香型大曲厂亦从平板曲逐步改为包包曲)。

大曲配方与制作,大曲酒曲的制作工艺配方(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