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鲜面做法抖音,抖音台州三鲜面正宗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9:36:55

三鲜面做法抖音,抖音台州三鲜面正宗做法(5)

上图:包头、吊眉、贴片子,演员们的动作已十分熟练。

下图:小剧场后台,妆成的白无常。

两道结实木梯贯通戏台前后,上方各挂有一长门帘作遮挡,门廊上刻有“出将”“入相”字样。妆成,“红娘”起身,换上水青色戏服,理了理水袖,掀开门帘一角,朝外张望了下。戏台正对的空地上,摆了十多张赭红色的方桌,左右各一把灯挂椅。不到七点,坐满了一半的人,陆续有人进场。多是老人家,带着自家孙辈,在门口遇见,互道着好,“看戏呀?”“嗳,看戏!”

三鲜面做法抖音,抖音台州三鲜面正宗做法(6)

小剧场的五出戏

这里是浙东小城新昌,自古为戏曲之乡,号称“戏文窠”,调腔和的笃班(越剧前身)均发源于此。2006年5月,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一栏里,新昌调腔赫然在列,一并入选的还有京剧、昆曲、越剧等大剧种。认真追溯起来,调腔历史比200多年的京剧和100多年的越剧都要悠久,其前身为宋元南戏,后于元末明初受民间音乐、歌谣影响成为绍兴府一带的余姚腔,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唯一遗音,距今约600年。

三鲜面做法抖音,抖音台州三鲜面正宗做法(7)

调腔折子戏《棋盘山》。

“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张岱所著的《陶庵梦忆》,“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其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本腔即是昆曲,江南一带最受欢迎的传统戏剧。调腔唱念均是当地白口,一般认为,它是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北杂剧南下,南戏又北上,北曲南腔相互交融派生而来。戏曲的一大意趣也在此,因为人员迁移,戏也跟着流窜,一番发育成长生了根,又有了独自风采。剧目也因此南北杂陈,几近贯穿整部中国戏曲发展史,既有“戏祖之称”的目连戏,又有宋时的老南戏、元杂剧、明清时期的传奇剧以及新编历史故事剧和现代戏。

三鲜面做法抖音,抖音台州三鲜面正宗做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