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于崇祯的评价是是有欠公平的,他确实丢了江山做了亡国君,但是他也以死明志,保全了一国之君的颜面。比起清朝的末代皇帝可要有尊严的多了,宁死也不苟且地做亡国奴。崇祯从登基到下台一共十七载光阴。在整个过程中他又是如何治理国家,他的帝王生涯是否留有遗憾呢。这些从他日常的作为和表现就可窥一二。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位明末皇帝的遗憾,其中有两个最显他的高贵。
为江山放弃后宫享乐却难挽明朝颓势为遗憾一
明代天启7年,朱由检登基称帝年号崇祯史称明思宗。登基后他一心想要治理好国家振兴明朝,通过四件事就可以看出。1.在崇祯一年冬季斩*了自称千岁的宦官魏忠贤,割掉了明朝的一大毒瘤。2.生活俭朴,缩减后宫开销,省钱治理国家。3.勤勉于国事,从不留恋后宫享乐。4.时常正视自身不足,曾下六道诏书指出自身不足,这是历来君王未曾有过的举措。
有史料记载:朱由检向来三更不寐,鸡鸣即起。因为常因疲劳过度而生病。并且崇祯在位17年宫中从未有过宴乐之声。这点上朱由检还是非常值得人们佩服的,和其他帝王的很多人相比,他算得上是个勤政的典型例子。他如此的克制勤勉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不想愧对祖宗基业。
就在崇祯17年闯王逼宫,明思宗在煤山自绝之时留下遗书,其中有一段内容是说他死后没有颜面见历代祖先,只能摘取皇冠以发掩面。崇祯悲惨的人生就此画上句号,临死的场面也是非常的凄凉。一脚穿鞋一脚光着,头发散下含恨而去。
为百姓放弃南归其遗憾二
其实崇祯是个爱民如子体谅百姓疾苦的。在举兵围剿李自成使其陷入困境无法翻身之时,闯王提出接受招安,其实只是一招缓兵之计,崇祯却答应了议和。如果此时一鼓作气再继续征战数年闯王势力会被一举略平。但是看到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这位君王还是心软了。这也给自己的帝王生涯埋下了祸根。在他的遗书中还有一句说的非常好:宁可让敌人把我这个皇帝分尸,也羞得动我黎民分毫。如果当时崇祯选择南去建朝割让半壁可能也不会有最后的下场,但是他不想让半个国家的百姓沦为战争的奴隶,也不想看到因国难而陷入困苦的百姓,所以以死明志,何等的豪气。虽然是丢了江山,但是崇祯帝的刚毅还是很令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