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架的功效和作用,草秆的作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8:45:39

[8]佛光寺东大殿剖面图,草袱结构更粗壮复杂,屋顶坡度也更缓

平安时期:大间隔时代

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今京都),是为平安时代。平安前期日本仍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使得天台、真言两个在后世影响深远的宗派在日本开始传播。由于两位重要的留唐僧人最澄、空海在中国都学习过密教教义,因此这两个宗派自传入日本始便与密教产生了紧密的融合。密教的影响体现在建筑上便是宝塔和多宝塔的出现。宝塔一般仅有二层,塔身有一圈圆筒形的构造,多宝塔则是在宝塔基础上,基座处增加一圈回廊。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位于滋贺县的石山寺多宝塔。

894年,经历了黄巢之乱的唐王朝已然摇摇欲坠,宇多天皇因此听从了菅原道真的建议,正式停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自此,直到1150年左右平清盛重新建立与南宋的通商关系时,中日之间的官方交流在事实上中断了250年之久。即使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江户锁国,从1633年的第一次锁国令到1854年黑船事件,也不过只有220年。可以说,平安中期到后期是日本建筑的“大间隔”时代,在此期间,从奈良时代传承下来的建筑形式与日本本土的建筑文化与技艺深刻融合,造就了“和样”这种变化多样,兼收并蓄却又具备鲜明风格的建筑样式。现将这些特征做一个不完整的总结:

建筑审美贵族化。由于奈良后期以来日本班田制的崩溃,土地私有化加剧,原本归属天皇的政治权力逐渐落入掌握租税权的贵族集团手中,平安中期以后的摄关政治,更是使得贵族的权力到达了顶点。像东大寺那样体现皇权威严的雄伟建筑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符合贵族审美的纤弱精巧的净土寺院。这类建筑一般柱子更为纤细,结构优美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以符合贵族们对于西方极乐净土的想象。

架空木地板的发展。架空木地板的情况,我们前文已经述及,这一形式很可能与上古时期房屋的干阑结构有传承关系(见上篇),在相较中原地区更为潮湿的日本有着更强的适用性。而为了保护木地板,尤其是墙外的“缘侧”不受雨水侵蚀,日本建筑长期维持着较深的屋檐出挑,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外观特征。

草架结构的完善。日本建筑使用草架可以追溯到法隆寺金堂及五重塔。关于草屋架的结构体系及其在中日建筑间的区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篇幅所限不在此详细介绍,在平安时期草屋架的主要应用在于“双重椽”,即在下层与铺作相连的椽上方,再铺设一层与草架相连的草架椽,这样一方面解放了下层椽需要承受的屋顶荷载,使其成为纯装饰构件,另一方面抬高了屋面坡度,提高了排水效率。

除此之外,平安时期很多建筑的屋面还继承了上古时代神社建筑覆盖桧皮的传统,屋面也与神社类似趋于平直,少见大幅度的翘角。这一时期建筑样式的发展奠定了“和样”的成熟形式,和样建筑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不仅没有被新的样式取代,反而以惊人的生命力与新样式共存并延续了下来。

和样建筑的巅峰之作是建于1053年的宇治平等院凤凰堂。凤凰堂中间的本堂面阔三间,构成了视觉的中心,左右两侧纤细的二层步廊如凤凰双翼般伸展向两侧,中间起攒尖顶塔楼,又突然转向视野方向,以优美舒缓的悬山顶步廊作结。整座建筑倒映于水中,美轮美奂,无怪乎日本人要将这一对映美景作为10日元硬币背面的图案。

凤凰堂的形象依照当时盛行的净土信仰,与莫高窟经变中描绘的极乐世界佛殿极其相似。在平安后期律令制度崩溃,源平两家混战不已的现实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如同进入了佛教的“末法时代”,这大概就是宣扬往生西方极乐的净土信仰得以快速传播的现实基础吧。1185年,镰仓幕府建立,纤细柔美的贵族建筑不再符合新秩序的需要。于是,新掌权的武士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大海的另一侧:那里,一个新的佛教宗派已经崛起,它将在日本建筑,乃至整个日本的民族文化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未完待续)

草架的功效和作用,草秆的作用(9)

[9]石山寺多宝塔

草架的功效和作用,草秆的作用(10)

[10]橙色为下层椽位置,蓝色为草架椽位置,红色为若用单层椽屋顶位置,可见下层椽受荷载更大且屋顶坡度更小

草架的功效和作用,草秆的作用(11)

[11]平等院凤凰堂

草架的功效和作用,草秆的作用(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