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的后来,小编听得评书越来越多,看得评书文本也越来越多。什么《施公案》《彭公案》《海公案》《包公案》《三侠五义》《童林传》,反正还是上面那一堆吧,我全都看了一遍。
看之前那个美啊,看之后那个悔啊。经历过那个时间的人都知道,没有喜马拉雅,也没有懒人听书,想听的评书总是听不全,所以就要拿文本来补充。
可是当看完了之后,小编就发现了,我竟然一本书看了好多遍。这里面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当你看得越多,你就会发现,这个书我自己也能写。

就拿《三侠剑》来说吧,里面的蒋伯芳基本就是白玉堂的翻版;而秦尤盗印和白玉堂盗印也大同小异,最可爱的贾明放到隋唐里面和程咬金的形象也差不多。
故事几乎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故事,打架,打不过了请人,然后把敌人打一遍。
《三侠剑》文本中,仅仅是夏侯商元用吐铁球的功夫解围,我就看到三次。而蒋伯芳抽林世佩最少也得有个三、五次。

一个作品,之所以会显得无趣,这里面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作品的情节设计,作者的知识储备以及读者的需求满足感,都会让这个作品无趣,或者显得无趣。
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无趣的作品分两类:一是作品本身的无趣;二就是读者感知的无趣。
在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们接下来说一说《三侠剑》为什么会无趣。

人们在读《三侠剑》或者在听《三侠剑》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重复性。
无论是打莲花峪还是打莲花湖,无论是破肖金台、肖银台、肖玉台,这些《三侠剑》里面的重要情节都是一直在重复。
客观的说,这里面无论去掉哪一个,都不影响作品的连贯性和趣味性。或者说,如果只有一个大情节存在,那么《三侠剑》的趣味性,与现在相比要强之万倍。
但事实就是,这部作品就那么多情节。小编看过不少《三侠剑》的文本,最短的是两本,单田芳先生改编后的是三部,分别是《三侠剑》《续三侠剑》《后续三侠剑》,但这都不是最长。最长的三侠剑文本是吉林文史出版的一套12本的《三侠剑》。
我回忆了一下,在网络小说兴起之前,很少有作品能有这么长。而且,最为关键的是,12本书,经常会出现重复的情节,无论这个情节再巧妙,最后都会让人读着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