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的雾霾,理客中们会积极论证“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
他们在社会新闻里屡屡跳出,刺痛我们的眼睛,他们因其中国特色而让我们先苦笑,再思考。
一、社会公益的价值迷乱
公益,原义是对公众有益,但很多人做公益是为了对自己有益。大型公益基金的高额佣金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而打着公益的名义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仇恨,如各种极端××主义者,更是对公益最大的侮辱。
也许最能让人接受的,算是公益的商业性质了。每一个公益都是一个项目,需要出色的项目经理,才能得到大基金的投资。但公益是一种活得更轻松的创业,它只需要让投资人知道你怎么花钱,而不用替投资人没命地赚钱。
公益创业成为了潮流。
二、疯狂的粉丝经济
七块钱就能买1000个“粉丝”还买一千送一千的今天,没个全国粉丝后援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偶像。明星被强吻、熊抱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草根大V们开始攀比“亲生高粉”的质量:送nano求互粉算什么,这边厢粉丝非要送十万块,那边厢粉丝听偶像说学不会开车就大方地说任挑一辆。
小模特因多年痴心追星打动林志颖最终成功嫁入林家的现代励志版灰姑娘故事,更是极大地激发了粉丝追星的热情。然而,有杨丽娟事件在前,刘德华们仍心有余悸。这些被粉丝当做“真爱”来膜拜的疯狂行为不仅吓坏了明星大V,在旁人眼里也“很不可思议”。对偶像的崇拜,到底应该是纯粹的作品欣赏,还是爱屋及乌“人格仰慕”甚至如此“疯狂热爱”?
“粉丝”是能批发的。
三、收礼从娃娃抓起
古时学塾发达,有间屋子、有张桌子、有位学究便成气候。学子带来米肉若干,权作学费。学古文、习书法、做对联,学子恭听。先生亦不懈怠,人品端方、学问通彻,方足以为人师表。
如今的孩子要上学,先购入学区房,再备齐红包礼卡,唯恐老师不收。更有择校费、共建费、赞助费、孩子举手点名提问费……家长若是医生、银行经理、政府人员等,尤佳,有利于老师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教师节过后,总有老师在网上幸福地晒出节日礼品,从电影票到GUCCI包,应有尽有。有家长谓这样的老师贴心,“来年我们据此标准送礼即可,免得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