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大经典案例,哪类人适合学心理学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4:47:50

童年——人格扭曲的伊始

1955年,威廉·密里根出生在迈阿密,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他的父母没有正式登记结婚,而是以同居形式生活在一起。

母亲以唱歌为生,父亲是一名已婚的犹太喜剧演员,他们没有名气、很难接到工作,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1959年,长期酗酒和嗜赌的父亲自*身亡,其母亲和前夫和好又离婚后,和一名叫卡尔莫的男子再婚。

从此,威廉·密里根开启了悲剧模式。

他的继父常年虐打并性侵他,年幼的他被恐惧、无助、悲愤感不断吞噬,这给他的童年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痛和阴影,专家推测他的多重人格可能就始于当时。

心理学十大经典案例,哪类人适合学心理学(5)

什么是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学术上叫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disorder),又称为多重人格障碍等,表现为身份的瓦解,出现两个或更多的相互独立的人格状态(分离性身份),伴明显的自我感及主体感(sense of agency)的中断。

每种人格状态均有其独特的体验、知觉、构想的模式,以及与自我、身体、环境相关的模式。

至少有两种独立的人格反复地取得个体的意识及与他人、环境的交流功能的执行控制权,包括日常生活具体方面的表现(如育儿、工作),或对特定情境的反应(如被视为威胁的情境)。人格状态的改变通常会出现严重的遗忘症,不能用简单的健忘来解释。

心理学十大经典案例,哪类人适合学心理学(6)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多重人格患者被两个及以上完全不同甚至相悖的性格、年龄、性别、认知、才能、喜好、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定时交叉控制,彼此间初始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即便时间久了知道对方的存在也完全不知道对方人格在主导身体时具体干了什么事,那段记忆对于另一个人格来讲是不存在的、丢失的。

这也是为何法律支持不追究多重人格患者刑事责任的主要原因——患者因精神疾病无法自控更没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本质上是无可奈何的事,而不是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心理学十大经典案例,哪类人适合学心理学(7)

形成多重人格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学认为,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童年创伤

绝大多数多重人格患者都在童年有过悲惨的经历,身心受过非人的折磨,比如长期被恐吓、暴力虐打、凌辱、性侵等,且无人诉说、无人照顾保护。

2、不良环境

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或是人生的某个阶段长期处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被欺辱又无法反抗、无处宣泄,无人关心更无人可求助的处境,甚至被至亲长期言语或血腥暴力伤害,长时间被无力、极度痛苦、羞辱、自惭形秽感所包围。

心理学十大经典案例,哪类人适合学心理学(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