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华鲟放流活动在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2020尾大规格中华鲟被成功放归长江,放流种群、年龄梯队为历年来之最。
今年放流的中华鲟为2009年到2014年之间的五个年份的中华鲟,它们的体长和重量相当于创造了放流史上的记录。
鱼群检测方面,除了沿用往年的T形标记和声呐标记之外,还率先采用了卫星跟踪标记,这样就能更加准确、详细的记录中华鲟的生活。
中华鲟尾巴上面类似小气球一样的装置,就是卫星定位装置,它们会跟着被放流的中华鲟进入长江、流入大海,详细记录中华鲟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 姜伟
像我们原来用的声呐标记,可以在从放流点到河口这段距离采集很详细的信息,因为数据发射范围限制,到近海之后就不方便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了,卫星标记是今年首次用在子二代中华鲟研究的标记上面,我们就可以取得他们在近海的洄游路线,然后洄游过程中的水温、深度、盐度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收集尽可能多的自然情况下的数据,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它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另外可以更加优化我们人工养殖的环境。
据了解,此次放流中华鲟的人工种群梯队为历年之最,放流鱼种遗传多样性显著,对提升放流成活率、维持种群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次监测数据如果能够按计划回收,意味着人类将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