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下从古籍、古竹简里面找出先秦大博的蛛丝马迹。一般研究者都知道,六博棋由棋子、博箸(筹)和博局(棋盘)三种器具组成。每方六子,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东汉王逸《楚辞注》),因为双方各有六个棋子、六个博箸,所以称为六博,见李贤注释《梁统传》时引鲍宏《博经》曰:“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而且当时常用象牙做棋子,所以六博又被称为象棋的鼻祖,是象棋的前身。以上这些都争议不大,争议大的是具体走棋规则。
《楚辞·招魂》曾记载一些比赛规则:“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六簿=六博,我们结合其他记载发现,六博各有一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枭”,枭雄?呵呵这里的枭是指最勇健者,另有五枚相当于卒的棋子叫“散”。由于古人比较重视五这个数字,对应“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当投箸投出“五白”时,散可以变为枭而能以加倍的速度取胜(牟,倍也)。枭棋虽然重要,但不一定就是取胜,需要枭散配合,见《战国策•楚策三》:“夫枭棋之所以能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枭之不胜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为天下枭,而令臣等为散乎?”
开局后,双方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这个投箸是带有运气成分的,相当于现在的扔骰子,每一根竹片投下来竹皮的一面朝上(黑),就是竹里的那一面朝上(白),以竹片的白作为行棋的依据。这个可以参考李翱《五木经》:‘樗蒲,五木元白判。樗蒲,古戏,其投有五投,并上元下白”。樗蒲是汉末盛行的一个游戏,和六博相关,三国曹丕在《艳歌何尝行》说:“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可见六博的投箸原理和樗蒲一样。
六博的正确打开方法,见甘肃省博物馆出土的汉朝彩陶俑,原来棋盘隐含八卦的含义:
研究一下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六博,我们能看出六博棋子的初始棋位。
大英六博俑博局示意图:
还原一下就是:
六博初始棋位图
在陶俑上,也能发现初始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