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采摘秋茶,会影响第二年的品质,不禁觉得好笑。
如果这位朋友,如果实实在在,彻彻底底走访过白茶茶区,自然不会发出“秋茶,我们不采摘”这种看似慷慨激昂,实则小肚鸡肠的言论。
且,秋茶背后藏着的真相是:即便这些秋茶不采摘,它最后也是要被台刈的,还是要与茶树分离,投身于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花。
按照该朋友的逻辑,台刈也会成为拉低白茶品质的做法。
此处,我们要来好好说说,关于白茶的台刈,算是一个科普文,让您更懂白茶,莫要被一些有心人给误导了,毕竟,人家是天价茶的推手,是故意哄抬价格来的。
《2》
什么是台刈?
刈,本意指割草,延伸为割的意思。如著名的古诗《观刈麦》,说的就是诗人观察农民收割麦子。
而茶学中的台刈,指的是按照要求修剪茶树,使其达到某个标准。
台刈,通常使用于成规模的台地茶。
我们看到的茶园,整齐划一,甚至是连绵不断。这种整齐的模样,就是台刈后的产物。
且台刈,还挺常见。
龙井茶、乌龙茶(武夷岩茶、铁观音)、普洱茶(台地茶),在采摘后,或者是到了深秋或者是冬季,都会进行台刈。
像绿茶一类,在当年采摘完明前茶后,就会台刈一次。大刀阔斧,修剪掉多余的树枝,颇有剪刀手爱德华的做派。
经过台刈后,我们看到的一些台地茶,或是圆形的,或者平整的,要是再配上茶园规模判断,场面十分壮观。
《3》
茶树,为什么要台刈?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来年能有更多的嫩芽抽出。
在福鼎白茶的地方标准中,茶园管理一条里,就解释了白茶台刈的原因——促进新梢萌芽。
茶树定型修剪后,经二年采摘,树梢愈来愈细。育芽能力逐渐减弱。为平整树型,促进新梢萌芽,扩大树冠,采取平剪或者略带弧形,剪去鸡爪枝、病虫枝、细弱枝。
且修剪时间,有所要求。
修剪时期:每年或者隔年进行,以春芽萌发前二、三月份修剪为好。或者在秋茶后10月~11月修剪。一年要完成两次定期修剪(台刈)。
在这两个时间段里,茶树都能重新蓄积能量。
如果您认真看过春茶季村姑陈分享的文章,就会看到,春茶季里的茶树,都被修剪成平头状,茶芽从侧边生长出。
原本一根树枝,只会有一个芽头,但经过台刈后,芽头还会从侧边冒出,增加了产量。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顶端优势被解除,生长素不再一味地往上运输,而是改变方向,往底部、侧边运输。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就出现了侧边发芽的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植物越修剪,它越丰茂,枝叶原来越发达。
台刈,能合理利用生长素资源,芽头能一变二,二成四,四成八,提高产量。
采摘秋茶,与台刈的原理有些类似。
某批的茶树,在某个时间段里集中采摘秋茶,相当于为茶树解除了顶端优势,也能为促进来年茶树的发芽与生长。
秋茶采摘,是一种良性的物质循环,周而复始,往来迎送,植物的自然生长,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