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家人”的定义、源流以及分布地区等问题,古今学者均先后有所论述,但所见并不一致,甚或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仔细研究,以求得较完美的相对的一致认识。本文拟主要就客家人的分布地区问题,作些探讨,借以抛砖引玉。
“客家人”的定义与源流
这个问题,前辈客家先贤学者较多论述,尤其以原中山大学老教授罗香林先生之论为较详细和准确。后之论者,亦多附和之说,大同而小异。共同的认识是:客家先民系炎黄裔冑,三代遗民、中原旧族,远祖多仕宦之家,书香门第。自西晋末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被迫弃官南逃,史称“衣冠南下”。始迁颍水,辗转江淮,为客家先民之首次大迁徙,后数百年寄籍江淮之间,客居他乡。至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客民因战乱再南迁于闽、赣;南宋末,元兵南侵,朝廷崩毁,客民多随文天祥起兵勤王南下,始进入粤东粤北,此为客民三千。客民在粤东之梅州集结定居,久而反客为主,民系始定。为区别当地土著,则自称为“客籍人”或“客家人”。
客民在闽、粤、赣三省边区聚居,扩散连接于今广东之梅州、惠州、韶关、汕头,以及江西之赣南、福建之闽西等近百县。以后,清朝康熙之“湖广填川”移民,太平天国运动后客民因株连之避难,以及后来因“土客争斗”之划地移民,均属“内迁”之举。至清末,有“客家人”聚居之地域,已播散于全国十数省近 200 县。
以上是前辈论述客家人定义与源流之概要。
现在,且看后人对上述论述是持如何看法的?
据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辞海》释:“客籍:寄居本地的外地人,与‘土著’相对。”“客籍”又称“寄籍”,一般又称“客户”(即“客籍户口”)。《辞海》释:“客户:汉魏以来,在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土地兼并下,广大农民流亡各地,成为‘流民’。流民为官僚地主门阀豪族侵占后,被称为佃客、浮客、隐户、荫户、苞荫户等。”(笔者按,以上均指无正式户口的寄籍户)。唐代有主户、客户的区别。柳芳《食货论》:“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闾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这是“客户”的原意。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搜刮逃亡,“刮得客户凡八十余万。”然农民因不胜赋役负担而逃亡的,越来越多。逃户有在他乡置有少量田产的,多数则成为依附地主的佃农。《唐会要》卷 85 载:“宝应二年(763 年)九月敕:‘客户若住经一年以上,自购买得田地有农桑者,无问于庄荫家住及自造屋舍,勒一律编附为百姓。’”唐德宗时,两税法施行后,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承认有产的客户与当地的主户同为属于国家的两税户。晚清以后,户口再现主、客之分,所谓客,变为专指佃客。宋代的户口统计中,明白标明主户、客户的数字,以是否占有土地作为区分的标准。宋元之际,“客户”名称完全消失。
从上述的解释,可以看出,“客户”“客籍”之“客民”确系属于汉魏(笔者按:魏即延晋)以来,被迫流徙南下之中原汉民,这是一。再可看出,上述“客民”唐宋间都是先有主客之分,后不分主客的情况。(唐)当时之“客”专指佃户。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的身世都本源于“流民”,亦即仍是中原汉族之移民。还有一点是,他也没有明确肯定,那些“客民”中全是一般流民佃客,中间是否包括“衣冠贵族”流徙者,亦未分别说明。这样,那些“流民”(流徙民众)中,就完全有可能包含着一般的“流民”和皇亲贵族中之流徙者。
那么,后来所谓之“客家”,或说“客家人”“客籍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再据《辞海》释义来看:“客家:相传西晋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城、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区别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以粤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为最集中。尚有部分分布于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语言保留较多的古音韵,称为客家话。”
上述解释,大体与梅州客家先贤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的论点是一致的。这里所指的“客家人”是三次大迁徙之客家先民。与前边所述的“客户”“客籍”的“客民”是有其异同之处的。共同之处有二:一是,两者均是指从汉魏两晋间被迫南徙的中原汉族移民;二是,这些移民都是从颍水过长江,辗转江淮,然后迁至百越蛮荒之地。其在唐、宋期间,都是先有主客之分,后无分主客。不同之处是其(先民)身世所指不同:前者是泛指“移民”,后者是指“衣冠南下”之民。但是,仔细想来,前后之说也并非绝对化。前说“移民”“流民”;没有排除其中包括“衣冠南下”之贵族。后说“多系衣冠南下”之民,则留有“余地”——“少数”系一般“流民”百姓。事实上,在粤东梅州的客家先民中,就包括上述两种不同出身的移民。从各姓族谱、家谱看,远祖多属仕宦之家、书香门第。但也确有属于一般的“流民”百姓。今大埔县的前身,就是原属饶平县于东晋时设置的“流民营”,义熙九年(413 年)始析置义招县(意为义安郡为招收北方流民而设置的县),以后才先后再改为万川县、大埔县的。可见,在古时的“客籍”人中,确已包含着“衣冠贵族”和“流民百姓”两种不同出身的人了。
以上两种不同出身的客家移民,他们由于同样出于被迫流徙南下,背井离乡,困处南粤山区,同历千辛万苦,互相同情关怀,加上同是汉民,语言、风俗又相同,相处长了,感情融洽,便成一“家”。谁还去计较远祖先民的出身如何。
还有一点应该说明,在今天的“客家人”中,尚难免有一些被客家人同化了的、原住当地的“土著”民族、民系。因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土客斗争”和汉族统治者镇压少数民族“造反”的事件。如梅州,原称“畲瑶之地”,原主要居民系畲族和瑶族。经历代的“土客械斗”和政府派兵镇压他们的“造反”(起义)之后,因遭到残酷的屠*和驱赶,瑶族早已绝迹,畲族也只剩数百人被迫逃避在潮安丰顺文界的凤凰山上。幸存下来不及逃避者,他们为了生存,忍辱改族、改姓,后来则被客家人同化。这是完全可能的。在其他少数民族史上,亦不罕见。有些少数民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感召,才要求登记恢复族姓的。这都是历史所造成,无可非议。
客家人的分布地域
“客家人”的形成时间,是否可定为南宋末呢?笔者以为可。因为史书和梅州地方史志均同样提到:梅州“宋末已无主客之分,宋元之际,‘客户’名称已完全消失”。宋末,潮州尚设‘畲官’,以管理畲民事务,而梅州,则“已无‘畲官’之设”。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可证。南宋末,作为“客家大本营”的梅州,已无主客之分,则“客家人”已不再是“客”,而是成为“主”了,亦即“反客为主”了。也就是说明他们已自形成一系了。这是从理论上分析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至南宋末,上述中原南下移民“客籍”人,已遍布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的东部和北部等地区,都已成村、成乡,甚至成县地聚集定居下来了。自称“客家人”的这支汉族民系,已在以梅州为中心的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以后,经过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川”的移民运动等,上述地区的客家人,又有部分人先后徙往其他地区定居,逐渐遍布于东南各国以及侨居于世界五大洲。
今天的客家人究竟分布于哪些地域呢?
笔者仅据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台湾陈运栋先生的《客家人》、新加坡的《客总会讯》以及梅州黄氏族谱——《江夏渊源》等书、刊、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全国共有 17 个省、170 多个县市。其中:
江西省(27 个县)
寻乌、安远、定南、龙南、虔南、信丰、南康、大余、崇义、上犹、赣县、
兴国、余都、会昌、宁都、石城、瑞金、广昌、永丰、万安、遂川、吉安、
万载、萍乡、修水、吉水、泰和。
福建省(14 个县)
宁化、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将乐、沙县、南平、清流、归化、连城、
龙岩、平和、诏安。
广东省(含海南省,74 个县市)
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大埔、丰顺、梅江区、南雄、曲江、
乐昌、乳源、连县、连山、阳山、惠阳、惠东、海丰、陆丰、博罗、增城、
龙门、宝安、东莞、深圳、花县、清远、佛岗、开平、中山、番禺、从化、
揭阳、揭西、饶平、信宜、徐闻、阳春、三水、临高、陵水、广宁、惠来、
儋县、定安、崖县、化州、澄迈、万宁、潮阳、新丰、罗定、潮安、河源、
封川、仁化、紫金、翁源、英 德、始兴、龙川、连平、和平、普宁、怀集、
高明、鹤山、遂溪、文昌、江门、高要、新兴、韶关、南澳。
广西(21 个县市)
武宣、容县、玉林、柳州、藤县、桂平、平南、贵县、博白、陆川、北流、
贺县、象县、昭平、平乐、钦县、 防城、合浦、苍悟、上西、灌阳。
四川省(13 个县市)
涪凌、巴县、荣昌、隆昌、泸县、内江、资中、新都、广汉、成都、灌县、
华阳、新繁。
台湾省(13 个县市)
苗栗、新竹、彰化、诸罗、凤山、高雄、桃园、花莲、基隆、台中、台东、
台北、屏东。
河南省(10 个县市)
光山、固始、商城、巩县、正阳、许昌、汤阴、开封、信阳、修武。
湖南省 ( 5 个县市)
汝城、郴县、浏阳、平江、新田。
湖北省(2 个县)
红安、麻城。
仅以上10省区的179个县市中,纯客县及基本纯客县共50个,其余均为“土客杂处”之非纯县。另据有关材料信息,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新疆及西藏(原西康划入部分)等省区,均有一些小区域的客人聚居。侨居海外的客家华侨和外籍客家人,则散布于世界五大洲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的客家人究竟有多少?则因实难统计,说法不一。据“世界客属总会”估算,约为 1 亿或 1 亿以上。这个不完全的统计加估算的数字,是近乎可信的。据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提供一个数字,可供估计,他说:“民国九年(1920 年)秋,客属报省各团体致建设厅长公函,则谓粤东 90 多县中。其全数为客人者迨 30 多县,多数为客人者,亦 30 多县。其余各县均没有客人占籍,计其人口,约占全粤人口泰半,若合广西及南方各省计之,总数当在 4000 万以上。”
以上数字之统计时间,距今已近 70 年,这 70 年来,我国人口已成倍增长。如 30 年代抗战时期,全国总人口称 4. 5 亿,而今只隔 50 年,全国总人口已超过 11 亿,增近 2. 5 倍。客家人多居住于东南各省属人口繁殖快之地区,其总人口之增长,恐亦不低于其他民系。若只增一倍为 8 000 万,加上南洋各国的客家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地区的客家同胞 2 000 多万,则客家总人口可能已超过 1 亿。
从黄氏峭山公后裔看客家人的分布
黄氏,在全国姓族人口抽查统计中,排列第 8 位,其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1% 以上。黄氏裔孙之繁盛,在宋之后期,尤其在黄氏总 119 世祖峭山公之后。从黄氏族谱《江夏渊源》中,可窥一斑。下述其详:
黄氏,始于西周,黄帝之嫡裔所传之南陆公,被封于“黄”(今河南光山县),裔孙以国为姓,全国汉族之黄氏,均尊南陆公为始祖。传至 23 世渊公,迁居湖北江夏(今武汉之江夏区),从兹发迹,子孙昌盛;至战国时,74世祖黄歇公封楚国春申君(战国四君子之一)行宰相职,配郑、甘二夫人,共生 13 子,从此裔孙更盛,门下朱衣剑客三千,轰动中原。因在江夏发迹,子孙又盛,故郡号曰“江夏堂”后因春申君晚年遭奸臣陷害而落难,儿孙四散避难,多返原籍河南光州(今光山县),至汉代复盛,先后任朝廷宰辅者多人。至 98 世祖黄裳公,由河南光州迁福建邵武府(今邵武市)和平乡定居。传 21世,即总 119 世祖峭山公,仕宋,进士出身,初授江夏太守,封千户侯,迁平章阁直学士兼刑部尚书,配上官、吴、郑三夫人,共生 21 子。传 90 个孙子,公晚年时,除各妻留长子居家侍奉父母外,余 18 子均携眷分散到各地安家立业,这是宋乾兴元年(1022 年)的事。从此之后,峭山公之 21 子、90 孙及其后裔,即分居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江苏、湖南、云南、河南、四川等南方 9省 30 多个州县。
后传至 126 世祖潜善公(居福建宁化县),登南宋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行宰相职,配李氏,生 9 子(俗称“九子公”,即梅州黄氏始祖黄僚公之祖父),其后裔多分居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州县。据族谱可查,其 9 子、27 孙之后裔,分别定居于下列各省州县(按清末民初县名):
广东省:广州、花县、增城、清远、四会、封川、新兴、开平、高要、鹤山、南海、宝安、东莞、琼州、文昌、乐会、化州、临高、僧州、高州、茂名、电白、信宜、吴川、德庆、广宁、潮州、揭阳、饶平、南澳、海丰、陆丰、惠来、澄海、大埔、普宁、潮安、丰顺、龙门、从化、昌江、翁源、乳源、惠州、紫金、顺德、惠阳、博罗、龙川、梅州(嘉应州)、蕉岭、平远、兴宁、五华、连平、河源、潮阳、肇庆、琼山、陵水、感恩、万宁、罗定、阳山、连山、南雄、始兴、海康、遂溪、徐闻、合浦、防城、钦州、灵山、英德等 80 多个州县(现有部分县已分属广西和海南省)。
定居于福建省的有:汀州(长汀)、宁化、龙岩、宁洋、上杭、武平、连城、永定、清流、晋江、南靖、将乐、泰宁、建宁、漳浦、平和、崇安、建阳、顺昌、漳州、蒲田、仙游、侯官、屏南、惠安、安溪、福清、长乐、同安、长泰、德化、兴化、泉州、永福、太安、诏安、龙溪、福安、霞浦、宁德、寿宁、连江、浦城、大田、闽清、沙县、延平等 48 个州县。
分居于江西的有:赣州、宁都、石城、宜黄、瑞金、会昌、寻乌、安远、泰宁、九江、豫章、广昌、顺化、泸陵、吉水、南丰、信丰等 17 个州县。
分居于其他省区的还有:河南的开封、祥符,湖南的长沙、善化、泸溪、新宁、合同、东安,广西的桂林、横县、容县,云南的东川、昆明,江苏的带州、江阴,浙江的新城,四川的建昌、成都,甘肃的安定,青海的西宁,及后来迁居于贵州、西康、台湾等省州县者。(原蕉岭梅州黄氏族台者,均属此一脉。)
据上述统计,至南宋末,仅黄峭山公后裔,就遍布于东南半国的 15 个省区的近200个州县。这仅是宋元之间的分布情况。明末清初,随郑成功迁台湾的;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大量迁川、徙桂、过湖南、渡海南的,就更不可胜数。自清末至今 100 多年,尚有陆续迁徙的,都难于统计。
黄氏如此,其他客家姓族的迁徙分布,也有可参测了。从黄峭山公后裔之分布,也可作客家人分布的一个很好的佐证。
作者:黄火兴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为直接转载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