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08:23:44

汉代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寺院在我国逐渐兴起。魏晋以后,或依山凿窟,或架木建寺,佛教寺塔,遍及各地。隋代末年,海内寺宇已有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唐会昌五年(854)禁佛,毁佛寺达四千六百所,毁招提、兰若四万所。虽然佛事时有兴废,而到元代,全国寺院仍然达到四万二千三百多所,“凡天下人迹所到,精蓝胜观,栋宇相望。”及至清代康熙初年,寺院几及八万多所。这样多的庙宇,佛教各类造像更是不计其数。但是,近代由于战事连年再加上自然的损害,木构寺宇多荡然无存,只是在边远地区或少数名胜地残留有早期寺院,造像亦大多残毁或流失。唯独山西一地,山岳绵互,道路险阻,历年屡免战火;加上自然条件干燥少雨,木构建筑留存较久,木雕泥塑易于维护,使山西成为全国遗存古代寺院最多、保存佛教泥木造像最完好的地区,遗存的晚唐、五代到明、清的佛教彩塑为全国之冠。数量之多,制作之精,无与伦比。正是由于山西有这些宝藏,使我们有可能联系西北地区的早期石窟彩塑,对我国佛教彩塑艺术的发展进行全面考察。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1)

佛光寺唐代彩塑

新疆地区石窟的彩装泥塑,代表了佛教传人阶段的早期样式,它既有来自键驮罗等地的影响,也具有当地民族的特色;敦煌、炳灵寺、麦积山等石窟的彩塑,集中了五世纪到十世纪佛教发展盛期的造像精华,它一方面有来自中原的传统,同时也具有多民族的因素。这些石窟彩塑展示了由汉至唐各时期佛教彩塑的绚丽面貌。五代以后,敦煌、高昌,地处边陲,虽当地仍重佛事,而经济衰退,物资缺乏,窟寺雕造大不如昔。我们仅能从有限的文物中了解西夏、高昌佛像之遗例而已。内地其他地区古寺大多残毁,而山西唐、宋名刹犹存,元、明寺宇星布,晚唐、五代造像遗制和辽、金、宋、元精华纷呈。保存下来的晚唐彩塑共有八十二尊,五代的十一尊,宋、辽、金时期的三百六十尊,元代的二百六十七尊,明、清的多达八千三百余尊,各代彩塑形成系列,与早期石窟彩塑前后相连接,呈现了我国彩塑完整的发展体系。在这一点上,山西彩塑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

五代天福初年(936—944)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辽得以据有山西北部地区。辽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今大同)为西京,金代仍以之为西京。辽、金两代在山西北部经营近二百年,所遗存之佛寺及造像均具有辽、金特征,因此山西彩塑对于研究辽、金雕塑艺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宋、元以后,佛教造像在题材样式上不断有所变化。山西不仅保存了精美的实例,而且可以和同时期的壁画、水陆画相互印证,对于研究佛学思想的演变、佛教造像的变革,山西彩塑的重要价值也是无容置疑的,山西佛寺彩塑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它在艺术史上占有极其显赫的地位。

· 1 ·

山西晚唐、五代的佛教彩塑以五台南禅寺、佛光寺和平遥镇国寺的造像为代表。南禅寺在五台县南二十二公里,寺坐北向南,是我国保存得最为完善的一座唐代木构建筑。在大殿平梁下有墨书题记,知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佛坛宽八·四米,高〇·七米,坛上布满彩塑。主佛释迎牟尼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两侧为文殊、普贤、二弟子、四胁士、二天王、二供养菩萨、二童子及獠蛮、拂霖共十七尊。这一堂塑像是内地遗存晚唐彩塑中最为完好者,虽经历代装修,仍有唐塑原形,尤以主佛释迦牟尼像及二供养菩萨最为精妙。佛光寺在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佛光山腰,东大殿是寺内主要建筑,唐大中十一年(857)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佛坛宽及五间。主要为三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主像各有胁侍及供养菩萨。在文殊、普贤眷属的两侧为天王,原为唐代造像,经后代重装。镇国寺在平遥县北十五公里,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寺中万佛殿宽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佛坛上主佛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座上,手作说法印,左右为迦叶、阿难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半跏趺坐于莲台,前各有一胁侍;佛坛左右为天王;佛前有二供养菩萨胡跪于莲花上。全堂塑像保存基本完好,是五代精品。这三处佛教塑像的造型与配列方式大体相同,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流行样式。盛唐时期,以吴道子为代表的佛教造像曾流行一时,它的特点是气势磅礴,形象健劲,超脱凡俗,被称为“吴家样”。而到中晚唐,由于画家周昉的创意,出现端严柔丽之体,是为“周家样”,又左右了晚唐、五代时期佛像的制作。南禅寺等处彩塑就是在这一风尚下的产物。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2)

南禅寺唐代彩塑

佛教造像的制作有着一定仪轨、量度的限制,但是,它更受到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盛唐以后,人物以丰颐环肥为美。画家周昉出身贵族,官至宣州长史,来往于卿相间,因此善画贵游人物。作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他所作佛教造像也具有同一特征,并且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水月观音的优美形象。《历代名画记》卷十称:“周昉字景元,官至宣州长史。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从敦煌和山西中晚唐的彩塑,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典型。一种新的造像风格出现和流行,既是时代审美理想变革的反映,同时它又会反过来影响世俗的审美观念。佛教造像“周家样”的出现就曾长期影响民间的好尚,佛教僧徒对“今人夸宫娃如菩萨”的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正反映了世俗审美观点与佛教美术的密切联系。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3)

镇国寺五代彩塑

山西寺院遗存的晚唐彩塑,对于我们了解“周家样”的艺术成就和时代影响,其有一定意义。南禅寺、佛光寺和镇国寺的彩塑都具有浓丽丰肥的特征,但是由于塑造者的不同,特别有的经过后世重修,在艺术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是浓丽丰肌,有的则娇艳柔弱,近于凡俗;有的则端严柔丽,圣洁感人。这种差异正反映了一种新的时代风格流行过程,必然会出现的两种趋向。有的单纯摹仿,空得形似,失去佛教造像应有的内涵,有的着意探求,深得其理,则形神兼备。“周家样”作为佛教造像的典范,能取代吴道子的风格流行一时,不仅在于他迎合了世俗的审美要求,更重要的是同时提高和净化了世俗喜好,由追求外表的柔丽,深入到探寻内在的端严,不只是表现菩萨美的形貌,更注意表现济度众生的菩萨心肠。因此他所创造的佛教形象既能为僧徒所供养,而又受到世俗群众的礼拜和喜爱,能广为流传,甚至传布到海外。镇国寺的彩塑是五代时期的作品,它仍具有“周家样”的优良传统。中间主佛释迦牟尼和南禅寺的佛像都较多地保存了原来的造型,目长颐丰,端严肃穆。佛像既威严神圣,又慈祥感人。雕塑家把庄严、慈祥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的神情,融合在一起,使佛庄严的外表,蕴藏慈祥的内心。因此庄严不可畏,慈祥而不可冒犯。唐代蜀僧方辩为慧能大师塑像,高七尺,曲尽其妙。然而慧能大师仍然认为方辩“善塑性,不善佛性”,就是未能表现高僧所具有的内在气质。塑造佛教僧徒的形象尚且如此,至于表现理想的佛,就更需要善于体现佛性,善于表现那种超凡的、而又能激动人心的神圣情态。镇国寺佛像之所以足以动心,也许正是在追求塑造佛性中,创造了寓慈祥于庄严的佛的美的典型。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