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08:23:44

崇庆寺宋代彩塑

镇国寺的五代佛教群像,不仅佛、菩萨、弟子、天王、供养菩萨每一个个体都塑造得非常成功,而且,佛的庄严、菩萨的端丽、弟子的通达、天王的威武、供养菩萨的虔敬,各各不同的情态,都统一在共同的佛性的追求中,从而体现了佛国净土的美好与宁静。这种佛教群像组合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显一致,正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宗教雕塑群像的轨范,而成为后世楷模。

· 2 ·

十世纪初,契丹建立辽王朝前后,即开始兴建佛寺,公元九〇二年在龙化州修开教寺,公元九一二年在皇都建天雄寺。领燕、云十六州后,在皇室的倡导下,佛事益盛。兴建寺宇,刊刻石经,校印佛藏。佛教的真言宗和禅宗广泛流行,佛教文化艺术得到一定发展,在天津蓟县独乐寺、辽宁义县奉国寺、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都保存有辽代彩塑。

华严寺是辽代西京巨刹,现分为上下两寺。下寺薄伽教藏殿是辽代遗构,建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殿广五间,深八椽。殿内彩画仍为辽代原作。平棋藻井上的飞天,形体修长,天衣浮动,宛然飘逸临空。坛上并列三世佛,中间佛像两侧为二比丘、二菩萨坐莲座、二菩萨侍立。南间佛像右侧一菩萨坐莲座、二菩萨侍立,左侧三立菩萨,前有二供养菩萨。北间佛像两侧为二比丘,余与南间相同。坛四角为护法四天王,均持剑而立。二十九尊均为原塑,面容丰润,衣裳简劲,色彩端丽。菩萨或结跏趺坐,或亭亭玉立,均现身于净土莲池,而神情体态各不相同。有的虔诚合十,头与身躯微微右倾,天衣飘然相随,两足一前一后,使重心落于莲台,似立莲上临波飘动。有的凝眸下视,右手下垂拈巾,左手平举当胸,腹部微挺,赤足立于莲上,如芙蕖安然出水。群像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和相互间的呼应,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统一而有变化。造像丰颐端丽,虽仍然有唐代“周家样”的影响,但是又明显地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征。菩萨端严纯朴,丰厚挺健,毫无娇艳柔弱之态。在传统的典范中,又赋予了北方游牧民族所追求的理想气质。辽代菩萨的端严妙好、天王的威武劲健,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5)

华严寺辽代彩塑

公元一一一五年,阿骨打灭辽建金,立国近一百二十年。金朝和宋、辽一样重视佛事,修建了不少寺院。山西尚存有繁峙岩山寺文殊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陵川南吉祥寺后殿,长治龙泉寺后殿,平遥慈相寺大殿,应县净土寺大殿,大同华严寺大殿,善化寺三圣殿,清徐香岩寺石构佛殿等多处金代遗构,并保存有不少金代造像和壁画。金代承袭辽、宋佛教造像传统而有所发展,特别在造像题材上更为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的佛教群像。善化寺大雄宝殿的梵王、帝释诸天群雕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大同善化寺在城区南部,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改称大普恩寺。辽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存十之三四。金初圆满大师主持重修,自天会六年(1128)至皇统三年(1143)凡十五年始成。明代又曾修缮,正统十年(1445)改称善化寺。寺坐北向南,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经过金代重修,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内正中佛坛为大日如来和四方佛及其胁侍,庄严凝重,气势宏伟。两侧为梵王、帝释诸天二十四尊,是遗存较早较完整的一铺诸天彩塑。

天部是守护佛法的诸神,在佛寺的殿堂、回廊绘《帝释梵天图》早在唐代已经流行。晚唐、五代以后,战乱连年,人心思治,对护法天神的信仰日增。宋、辽、金的佛教寺院中都有大量的护法天神像。而辽、金崇佛尚武功,对护法天神之供奉,更为突出。诸天不仅为护法神,而且也可被理解为方便化导众生的佛的化身。按《华严经》所说:一切诸佛退位,或作菩萨、或作声闻、或作转轮圣王、或作魔王、或作国王、大臣、居士、长者、或作䌽女、百官、或作大力鬼神、山神、河神、江神、海神、主日神、主月神、昼神、夜神、主水神、主火神、一切苗稼神、树神及外道,作种种方便,助我释迦如来化导众生。因此诸天塑像既重护法之威严,又要具有化导之慈悯。善化寺释梵诸天群像,是金代匠师的精心佳作,成功地体现了佛教造像的这一准则。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6)

善化寺金代彩塑

善化寺大殿左侧以梵天为首,顺序为散脂大将、月天、韦驮天、地天、火天、摩利支天、持国天,增长天、鬼子母、深沙大将和焰摩天;右侧以帝释天为首,其次为伊舍那天、月天、罗刹天,菩萨树神、风天、辩才天、多闻天、广目天、吉祥功德天、密迹金刚和水天。这一组群像和北京法海寺的《帝释梵天图》的配列大体是相同的。由于塑绘各有不同,天部略有变动。壁画天部、画有眷属,塑像则依靠后墙的画面来补充相关情节,并以此明示天部各有所司。梵天、帝释在作为菩萨或功德天之眷属时,均作天女相。而作为诸天之主尊出现时,则梵王作男像,帝释为女像,以相对应。唐、宋以来壁画塑像多如是,早期传入日本之二臂立像亦皆如此。这和唐代的《梵天请问经变》中梵天作王者形象相同。这也和日天、月天作男女二臂立像相对是同一方式。有人误以六臂摩利支天为日宫天子,就是忽略了群像中已有日天的缘故。摩利支天意译为阳焰,即指日光,被视为武七之守护神,《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称:“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这些话是对阳光的热情歌颂,也影响着受迫害的人民群众的心声,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关于摩利支天的形象有着一些不同的描述,雕塑家却选取了《佛说大摩利支菩萨经》的记载来表现这一崇拜对象:“涂黄色亦如阎浮檀金色,或如月初出之色,顶戴宝塔,着红天衣,耳坏、腕钏、宝带、缨络,种种庄严,八臂三面三目,唇如曼度迦花色,放大光明,于宝塔内有毗卢遮那佛,戴无忧华鬘。左手持藕索、弓、无忧树花枝及线。右手持金刚杵、针、钩、箭。正面善相,微笑,深黄色或檀金色。眼相修长,唇如朱色,作大勇猛相。左面猪容,忿怒丑恶,利牙外现,出舌颦眉,令人怕怖。右面深红,如莲华宝色,出最上光明,慈颜和悦,如童女相,手作毗卢印,乘彼猪车,立如舞蹈势”。用幻想的三面八臂(或六臂)的形象来影喻阳光之神,是既大胆又富有深刻含意的构思,并且雕塑家又进一步美化了这一歌颂对象,把原文中多余的丑恶的猪脸去掉,使善像更为女性化,把威猛寓于端丽,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可亲,普及人间。无人可见、无人可知的阳光之神,成了深入人心的美的可视形象。与之相对应的辩才天是音乐之神,同样由于艺术家的创造,真正达到了“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的效果。通过优美的视觉形象,似乎听到了随之而来的“妙音”。在彩塑诸天中,功德天、鬼子母所表现的母性的情怀,火天、伊舍那天在忿怒中现示的刚直,四天王、韦驮天等在威严中体现的宽厚,都是在不同的外貌中追求表现佛教教义所要求的某种内涵,从而创造了一些动人的典型形象。诚如皇统三年朱弁在《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中所赞誉的:“脺容庄穆,梵相奇古。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

辽、金艺术家在佛教彩塑中所创造的形象及其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艺术传统,为唐宋一脉相承的造像样式,增加了新的刺激,促进了以后在佛教题材、样式以及内容上的探求。

· 3 ·

山西宋、元以后的佛寺彩塑,明显地由“周家样”向长期仍有影响的“吴家样”融合,浓丽丰肥减弱了,孔武有力、“吴带当风”的形象增多了。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现象,而是吸收两种不同样式的长处,从而探求新的突破。晋城青莲寺的宋塑菩萨,就明显不同于南禅寺和下华严寺的菩萨。胸部趋于扁平,色彩明快淡雅,虔静端庄,超脱凡俗。长子县崇庆寺十八罗汉(北宋元丰二年——公元一〇七九年塑造)情态生动,健劲有力。法兴寺的十二圆觉(北宋政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一年塑造),高髻秀颐,或托腮思惟,神情俊逸;或比手化导,慈悯感人。太原崇善寺大悲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供像,全身金色,肩披绿巾,面相圆润而俊秀。千手眼雕在背光上,正面看如出自肩臂,千手、千眼纷呈。而实际上菩萨身像完全纯净,毫无负累,形象端严妙好。这一艺术处理手法既能达到造像仪轨的要求,又不因仪轨的制约,而影响形象的塑造。平遥双林寺的明代彩塑,更是人所共知的优秀作品。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7)

双林寺明代彩塑

双林寺在平遥县西南七公里,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原名中都寺。金、元以后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造像,多为明代遗物。山门内有三进院落,由天王殿进入前院,两厢为罗汉殿、地藏殿、释迦殿,两侧钟鼓楼对峙;中院有千佛殿和菩萨殿东西相对,正殿为大雄宝殿;后院有佛母殿。佛母殿有五尊佛母和侍者,大雄宝殿有三世佛、二弟子、胁侍和二金刚;千佛殿和菩萨殿有观音、韦驮、夜叉、悬塑诸菩萨众;释迦殿有佛、胁侍和悬塑佛传二十八铺;罗汉殿有观音、十六罗汉;地藏殿有地藏、十殿阎罗和六曹判官;天王殿和山门各有四天王。双林寺各殿满布彩塑,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原有二千零五十二尊,现存完好的尚有一千五百六十六尊。这样丰富的明代塑造或重装的彩塑,表现了千百个不同的形象,极为精妙传神。天王雄健威武,神志各异,蓄威蕴怒,有山临岳发之势;十六罗汉,年龄仪表各各不同,通过夸张的外部骨相,表现了内在的性格,从而体现了不同的身世与经历,表现了或老或少,或善或恶,以及丰孤、俊丑、雅俗、怪异、胖瘦、高矮、动静、喜怒诸形。

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视频,摩利支天咒108遍唱诵音频(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