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摩利支天咒功德,摩利支天咒感应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08:54:28

图7 10-11世纪波罗样式摩利支石刻像柏林《印度博物馆》藏

《摩利支天经》为杂密经典,起源于中印度地区,南梁有汉译本。藏中有三译:唐菩提流支译本、唐不空译本,宋天息灾译本,其中天息灾译本全七卷,极尽详尽完备,摩利支天法至此也起了相当大的变化。唐代,玄宗受过摩利支天护身要法,正如经上所记:“国王大臣一切人等有诸难时,诵此陀罗尼远离诸难”。代宗宝应元年(762),不空为“皇帝祝佛顶陀罗尼一本,”为王子御护被时。不空为代宗授摩利支天法,是因为此法可以御护皇身延长圣寿,亦可护佑国祚。北宋太祖乾德六年(968),京兆府国子监内竟然竖立《佛说摩利支天经造像》碑一座,写着《摩利支天经》:“永在监内流传。”碑文右上方还刻有摩利支天菩萨三尊像[6]。

总的来说,摩利支天的形像有多种,有《末利支提婆华鬘经》所说之天女形,及《大摩里支菩萨经》卷一所说三面六臂乘猪像等。天女形,或坐或立于莲花上。左手在胸前持天扇,右手下垂(图8、9、10)。

讲解摩利支天咒功德,摩利支天咒感应故事(9)

图8:俄藏摩利支天图 唐末至五代时期

讲解摩利支天咒功德,摩利支天咒感应故事(10)

图9 :吉美博物馆藏MG.17693日前摩利支天图

讲解摩利支天咒功德,摩利支天咒感应故事(11)

图10:吉美藏摩利支天图EO.3566 五代时期

忿怒像,有三面,每面有三目,有六只手臂或八只手臂,骑乘于野猪上(图11、12、13),或坐于七野猪拖车之上。左方的各手执无忧树枝、索及弓。右方各手执金刚杵、针、箭与金刚斧(图14、15、16、17)。

讲解摩利支天咒功德,摩利支天咒感应故事(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