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古语有云:单丝不线,孤掌难鸣。
想要凭一己之力推到在后宫盘踞已久的华妃,实在太难。
可端妃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她将身边侍候的人打发在各个宫殿,为她提供消息,在多年的等待中,端妃终于等来了她战略中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甄嬛。
只凭着甄嬛那张酷似纯元的脸,端妃就知道,这个女人,是她打压华妃最锋利的武器!
于是,甄嬛被陷害时,她恰好出现,一句:“当夜莞贵人和臣妾在一起。”
轻而易举地解了甄嬛之难。
毕竟谁都想不到,这个连走路说话都要喘一喘的端妃,会为了只见过两次面的甄嬛而当众说谎。
而真正使得甄嬛对她交付信任的,却是崔槿汐与苏培盛结为“对食”,被皇后关起来时,甄嬛救仆心切,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求助端妃。
聪明的端妃在皇帝来到自己宫中时,巧妙的把话题引到了槿汐和苏培盛的事上。
当皇帝问她,怎么看这个问题?
她含笑答: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
轻飘飘的一句话,不仅让皇帝对她另眼相看,也使得甄嬛对她的信赖与日俱增。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与甄嬛步步为营,趁着年羹尧作乱之时,群策众力让华妃降为答应,华妃势力一落千丈,苟延残喘。
甄嬛没有辜负她,多年的卧薪尝胆也没有辜负她,跋扈一世的年世兰,在众叛亲离后,终落得触墙而亡的下场。
同为将门之后,年世兰的下场未免让人唏嘘,而端妃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宫女人的智慧,她之所以赢了,是因为她明白,只要巧妙地合作、借力,就能实现双赢,这有何不可?
约翰·那恩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
生活中,不是什么事情,一个人都能搞定的,搞不定的时候,不妨与他人抱团取暖。
孤军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社会讲的是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懂得求救。明白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智慧。
傻子以邻为壑,智者懂得双赢。
懂得互惠共生,合作共赢,才是最高级别的情商。
看淡功利,清醒自知
有人说:“人生最好的风景是内心的淡然与从容,头脑的智慧与清醒。”
在这个喧嚣而复杂的人世间,清醒才是最稀缺的奢侈品,而端妃成为《甄嬛传》最后的人生赢家,就离不开她的清醒。
有句话说:善妒是人的天性。
在百花绽放的后宫,那些深宫妃子,平日里最喜之事就是争奇斗艳,有的人斗着斗着把命都搭进去了,有的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送进了冷宫。
然而,《甄嬛传》之中最不喜斗的,非端妃莫属了。
她的起点比任何人都高,娘家势力与华妃不分伯仲,加上她的智慧谋略,只要略施小计,重得皇上恩宠也并非难事。
可她活得比谁都清醒,她深知,皇帝之恩宠如昙花一现,旧宠抵不过新妃,宫廷大院,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她不屑于和小嫔小妃们争宠,即使扳倒华妃、皇后、安陵容以后,她也只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即使后来甄嬛成为了皇太后,她也没有巴巴地赶着去讨好甄嬛,新帝登基那日,敬太妃与欣太妃都陪伴在甄嬛左右,已成端贵太妃的齐月宾却以“病了”为由,缺席了“老盟友”的聚会。
这一步后退,是她的清醒。
世道艰险,世风日下,她清醒得知道,人人向往的后宫之中,依然存在着潜伏的*身之祸,众人趋求的功名利禄背后,是不得不掩埋的自我与良心。
时代的洪流和人心的善变不可避免,那就用跳脱一步,来保全自我的本真与纯净。
她守着寄养在她名下的温宜公主安稳度日,远离是是非非,儿孙绕膝,安度晚年。
清醒如她,才活出了清风朗月般的干净。
有位作家曾说:
在对生活存在清醒的态度的情况下,人们就能够战胜他们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
这便是清醒的力量,在这个众语喧哗的时代,活得清醒的人往往有着更睿智的识见,更达观的态度,更宽广的格局,必然也有更美好而自在的人生。
时光太短,为了追寻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徒增人生的尘垢,真是何苦来哉!
不如清一清自己的内心,丢弃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生垃圾,活出一份纯粹干净的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