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协会进行青头潜鸭数量调查时,一群鸭子正从面前飞过。颜军 摄
守住栖息地后,武汉观鸟协会开始对青头潜鸭进行持续的监测。2017年12月中旬,他们在此发现总量为263只的大型青头潜鸭种群。这次惊喜的相遇,让武汉从青头潜鸭的繁殖地之一,一跃成为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2018年,在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观鸟协会对青头潜鸭的观测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与常态化。“每年4—6月是青头潜鸭的繁殖期,每年12月到次年2月,都需要加强监测力量,务必保证每个月两次。”观鸟协会副会长明亮强调。
为让监测更加科学全面,武汉观鸟协会还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每个栖息地都安排一支专业队伍,每支队伍配备记录员、观察员、摄影师,彼此能力互补、协调分工。
此外,社会其他力量也涌入青头潜鸭保护,多方力量彼此衔接、形成合力: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在青头潜鸭周边村落招募志愿者巡护队,为其“保窝护蛋”;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牵头,对青头潜鸭及其伴生潜鸭类进行系统调查;武汉大学等高校师生进行课题学术研究。
虾塘老板成为青头潜鸭守护人
朱祥能带着明亮巡护青头潜鸭。颜军 摄
随着保护加码,青头潜鸭在武汉的活动范围也在扩大。这一对水质要求极高,对环境非常挑剔的水鸟,用脚为武汉生态投票。
2022年春,继黄陂祁家湾、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牛山湖后,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湖附近,再次发现青头潜鸭的繁殖踪迹,至此,这种“鸟中大熊猫”在武汉的集中繁殖区域增加到3处。
豹澥湖的繁殖地正位于朱祥能的地盘。他养虾多年,在附近承包有200亩虾塘。由于他坚持生态养虾,拒绝投饵投药,虾塘里水质清澈,生态完善,吸引来了一批意外“租客”。
豹澥湖的青头潜鸭。颜军 摄
“青头潜鸭部分食物来源就是小鱼小虾,我们要在他的地盘进行监测保护,肯定也会对他的生产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第一次跟朱祥能沟通时,我心里打鼓。”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告诉记者,没想到,他听完之后十分感兴趣,挥挥手慷慨地说,随便吃,吃不了多少,而且吃的虾都是老弱病残。
在之后的交流中,这个皮肤黝黑、朴实爽快的虾塘老板让颜军感到意外和惊喜。养虾之余,他的兴趣爱好是看野生动物书籍和纪录片,他的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理念和颜军十分相似。了解观鸟协会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成为一名正式的志愿者。为了摸清这里青头潜鸭的繁殖情况,熟门熟路的朱祥能主动请缨,划着船灵活地穿梭在水塘里,带着观鸟协会会员们找到了10个繁殖巢。
卢群跟踪拍摄到青头潜鸭小鸭出壳的画面。卢群 摄
5—8月繁殖季,他像一个负责任的“奶爸”一样,每天两次到池塘巡护,观察小鸭的孵化和成长状况。在他的协助下,观鸟协会在青头潜鸭经常出没的地方布设了6台红外相机,记录到了大量青头潜鸭繁殖的珍贵视频。他还向周边群众宣传青头潜鸭繁殖保护:“来我的塘里采藕带可以,但不要伤害鸭子。”正因为有他的保驾护航,最终,10个繁殖巢中有8个成功繁殖。
下一步,让青头潜鸭住得更舒适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