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澥湖繁殖地里,一周左右的青头潜鸭雏鸟跟着妈妈遛弯。王汉 摄
长期观察显示:青头潜鸭繁殖地几乎都在虾塘里。它们为什么不去更加安全的保护区呢?解开这个谜题只能通过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2019年起,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导开展了“青头潜鸭繁殖生境研究与救护”项目。
豹澥湖繁殖地,2-3周的青头潜鸭雏鸟。颜军 摄
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介绍,研究团队一方面在全市青头潜鸭栖息地大范围进行生境调查,通过环境DNA、碳氮同位素测定,分析青头潜鸭的习性和食性等;另一方面对几个典型生境开展生态格局演变研究,分析用地性质和环境变化对青头潜鸭种群数量的影响。
研究需要大量青头潜鸭羽毛和粪便作为素材,在青头潜鸭观测一线的观鸟协会承担了这个任务,研究团队给他们取了一个调侃的队名:每天追着青头潜鸭跑,只为收集粪便,可不是“赶屎队”吗。
“赶屎队”收集青头潜鸭粪便。颜军 摄
听起来有趣,但这项工作并不简单。每次进行青头潜鸭观测时,除了关注青头潜鸭本身,协会会员们还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放过任何可能是青头潜鸭的粪便或羽毛。但由于各种鸟儿“混合居住”,且其他鸟儿数量庞大,往往捡回去的粪便或羽毛仅有极少是青头潜鸭的。
经过多年的积累,今年春天,“赶屎队”终于圆满完成使命。
“目前研究初步结果已经出炉。依据成果,我们将在青头潜鸭的最初发现地—黄陂祁家湾,营造一处青头潜鸭生境恢复示范区。”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憧憬地说,在这里将会有最适合青头潜鸭生活的环境,有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让它们生活得更加安全和舒适。
今年8月和9月,市园林和林业局为青头潜鸭开设了“你好,武汉鸭”专栏,将红外线视频剪成有趣小视频,向市民介绍武汉青头潜鸭的故事,萌萌的鸭子立即圈了一大波粉丝。最近,该局还将出版一本武汉青头潜鸭绘本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武汉新居民。
一边是经济发展,科教兴盛,一边是湿地丰饶,保护得力,共同交织成武汉城水相融的独特魅力。武汉人和“武汉鸭”都在这里幸福安居,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模样。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