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葡萄的10大功效,吃葡萄的最佳时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22:11:54

白葡萄未成熟时偏青色,成熟后颜色发白,白色入肺,具有补肺气及润皮肤和毛发的功效,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红葡萄入心,心主血脉,所以红葡萄具有活血的功效,可以保护心脏,软化血管。

黑色葡萄入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黑葡萄可以滋阴养肾。另外,黑葡萄中的钾、镁、钙等矿物质含量远远大于其他葡萄,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抵抗疲劳的作用。

紫葡萄为红、黑色混合,是心肾相交的产物。研究发现,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和类黄酮两大强力抗氧化剂,对视力减退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虽然说不同颜色的葡萄,其功效也有略微的区别,但总体差异并不是很大,家长根据口感和孩子的喜好挑选即可。

3

葡萄是“最脏水果”?

怎么吃才放心?

长期吃葡萄的10大功效,吃葡萄的最佳时间(5)

葡萄好吃又有营养,但经常有文章说到葡萄是“最脏水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不敢买给孩子吃。其实,只要在正规商家购买的葡萄,吃前清洗干净,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很多家长会将葡萄一颗颗摘下来清洗,其实是不对的,反而会使表面的脏东西通过破口进入葡萄里,污染果肉。

正确的做法,是先将整串的葡萄放在流水下冲洗,再剪成方便清洗的小串,放入盆中浸泡10分钟,最后取出冲洗几遍即可。

另外,有家长会购买葡萄干给孩子当零食吃,食用前最好也用开水清洗一下。需要注意的是,葡萄*含糖量较高,所以不能多吃。更推荐的做法,是取少量来为孩子煮粥。

食疗方

长期吃葡萄的10大功效,吃葡萄的最佳时间(6)

葡萄干粥

材料:粳米50g,葡萄干10g。

做法:粳米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米粥软烂,加入葡萄干,共煮至稀烂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养胃健脾,补益气血,适用于脾虚、贫血的人群。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葡萄蜂蜜膏

做法:将新鲜葡萄捣汁,装入锅中熬稠(熬煮的锅不能使用铁器),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收膏,放凉后可用玻璃罐储存起来。

功效:具有治疗心烦、口渴的作用。可缓解气血不足、头晕乏力等症状。

葡萄汁

做法:将新鲜的葡萄洗净榨汁,每次饮用50ml,每日2次。

功效:可缓解口渴心烦。

葡萄甘蔗汁

做法:将新鲜的葡萄和甘蔗榨汁,然后等量混合,兑点温开水喝,每日3次。

功效:可缓解声音嘶哑的症状。

葡萄芹菜汁

做法:将葡萄跟芹菜榨汁,等量混合后兑温开水喝,每日2-3次。

功效:适合高血压人群饮用。

不同的葡萄风味各异,

但“齁甜”的葡萄都有些共同特征。

找准这些特质,

你就能从葡萄中挑出最甜的那一串。

长期吃葡萄的10大功效,吃葡萄的最佳时间(7)

一看疏密:适度松散更好

葡萄并不是果粒越紧密越好,适度松散的更值得买。果粒过于紧密,生长时光照不均匀,容易让不同部位的葡萄有味道差别。

二看果梗:绿色更新鲜

新鲜的葡萄果梗为绿色,果梗与果粒之间连接比较牢固,用手轻轻提起时,落籽少。

三看葡萄籽:颜色深更成熟

巨峰、玫瑰香完全成熟时应该是紫黑色,红提为鲜红或紫红色,青提呈黄绿色且有光泽,马奶葡萄则呈黄白色。

将葡萄剥开观察,葡萄籽颜色呈褐色的为成熟度较高的葡萄。

四尝味:有酒精味不能买

葡萄成熟时,应该呈现品种固有的风味。有些品种的葡萄成熟时有浓郁的香味,如巨峰有草莓香味,玫瑰香有玫瑰香味。

开始腐坏的葡萄则会散发出酒精的味道,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购买。

另外,葡萄大小跟营养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葡萄虽然营养丰富、香甜可口,但也不能多吃,每天吃的量以200~350克为宜。

食用注意:

葡萄虽好,但也不能多吃。《医林纂要》中就说到,葡萄“多食生内热”,葡萄含糖量较高,孩子吃多了可能会难以消化,产生积食,继而产生内热。所以,孩子要在消化好、无病痛的时候吃,吃也要适量。

糖尿病人:葡萄里面含有大量的果糖,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容易导致血糖上升,所以糖尿病人平时尽量不要吃葡萄。

腹泻患者:经常腹泻的人最好少吃一点葡萄,因为葡萄具有助消化的效果,如果出现腹泻再吃葡萄,就会加剧腹泻的症状,所以腹泻的人最好少吃一点葡萄。

脾胃虚寒的人:很多人体质虚弱,脾胃有虚寒的症状,这时候大家最好不要吃新鲜的葡萄,容易导致体质下降,引发寒症入侵,如果需要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可以其他水果代替。

牛奶会和葡萄里的维生素C发生反应,两样同时服用会拉肚子。葡萄中的鞣酸遇到海鲜中的蛋白质会凝固沉淀,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导致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所以,葡萄不宜与牛奶、海鲜同食。

葡萄中所含的果酸成分比较多,易在口腔、牙齿中残留,长时间会有腐蚀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牙齿,吃完葡萄后要及时漱口。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广东中医药、许尤佳育儿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圈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