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演讲40集,陈平讲话全集完整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3:26:48

图3 从众行为的S形需求曲线:多均衡态(其中A, C稳定,B不稳定)

如果研究劳动供给,则像一个Z形曲线。最下方AB段的贫困区I,其生存机制就是工资越低,付出越多,这可以理解为逼上梁山的革命机制;中间BC段是正常区II,这种激励机制是工资越高,付出越多,这可以理解为按劳取酬的小康机制;最高CD段是富裕区III,其特点是工资越高,付出越少,这可以理解为富裕社会的休闲机制,也为共产主义的共享经济奠基。

陈平演讲40集,陈平讲话全集完整版(5)

图4 劳动供给的Z形曲线

代谢经济小波看中国经验

关于中国分工竞争的协调机制。第一条中国优势,是中国的自主型开放是和双轨制改革连在一起:一边原体制保持社会稳定,另外一边开放特区引进新技术新管理。如果国际竞争打得赢、能和跨国公司竞争,经济特区的门就要开放大一点,打不赢就开放小点,危机时防范外来冲击不会传导到国内,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动荡。中国之所以能够想干什么干什么,就是因为中国有独立的科学技术、独立的国防,所以才会有比日韩还独立的金融政策。

第二条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即多品种的范围经济。中国的优势兼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为中国够大,才能同时在平原发展规模经济,而在多山少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多种经营,也叫范围经济,例如中国日常工业品和家电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如果比较各国不同的市场模式,比较竞争的程度和多样的程度,可以说,中国的竞争程度全世界最高。说什么中国是非市场经济是荒唐的,中国是比美欧更有竞争力的混合市场,中国产业集群的范围包括珠三角、长三角。这也是我认为中国肯定会赢得贸易战的理由。

第三,技术竞争的学习能力比资本积累和劳力成本更重要的决定因素。中国发展得快不是因为资本多,也不是因为劳力年轻,而是中国中国学得快。恰恰因为美国封锁中国时,中国训练了一批像我们这种军事工程师,善于逆向工程,破解西方的技术保护。

第四条,是众所周知的远见政府,发展长期基础建设。对比可知,西方国家几年选举一次,基础设施建设上难于长期计划,国际竞争必然弱于中国。

第五条,是区域分工的协调机制。中国实行区域竞争、中央统筹并行的模式,采取政绩选优、干部轮换的激励形式,突破了西方利益集团的对抗机制。

第六条,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新模式。中国实现了大规模发展,却没有借巨额外债,也没有发动侵略战争。这依赖的就是土地国有创造的金融信用。因为中国央行的权力不在央行行长手上,在于中央政治局;而中央政治局代表全体人民利益,不代表金融集团的利益。

中国经济地位的全球历史比较

首先看世界人口比重。中国在汉朝、明朝时代都曾经在世界上是大国,大概人口占到世界1/5-1/4,现在也大约为1/5的程度,别的国家跟中国比规模小多了。整个西欧工业革命开始的时,人口也就是13%的顶高峰。如果以人口作为历史比较的背景,才能知道中国的进步是一个世界奇迹。

表1 AD1-2017世界人口结构的变化(国家和地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陈平演讲40集,陈平讲话全集完整版(6)

中国是否重回大国地位需要看世界经济规模的变化,我以GDP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为准。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曾经达到世界上差不多1/3的规模,然后跌到1950年时5%都不到,现在几乎升到了20%。人均GDP中国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前28年中国不算高,但是后38年中国比人家高得多。依据荷兰经济史家麦迪森的千年经济数据,中国的人均GDP1950年700多美元,1978年到1500,2000年是12000。请大家注意,GDP的增长是一个非线性过程,不是线性过程。可以看其他国家什么时候达到类似的水平:新中国前28年相当于土耳其的1900年,英国花了700年才走过中国类似的发展,日本花了300年,美国花了100多年。后面38年,日本也花了300多年,美国花了160年。所以,中国发展的速度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请注意,中国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全部发达国家的总和,工业革命到现在快30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就,只相当于我们中国70年的发展轨迹。这个比较是具有说服力的。

表2 世界经济规模的变化(各国GDP占世界总量的%)

陈平演讲40集,陈平讲话全集完整版(7)

表3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2011$usd) 及其平价增长率

陈平演讲40集,陈平讲话全集完整版(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