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衣物
彭加木出生于1925年,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学。彭加木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专家。在1956年至1980年期间,身患两种癌症的他,曾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罗布泊进行探险,为我国植物病毒得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他的消失,就发生在最后一次穿越罗布泊的核心地带上。
图5 彭加木
1980年5月3日,时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的彭加木,带领9名科考队员抵达马兰基地,准备对罗布泊进行一次综合考察。按照他的计划,他们将在6月底返回乌鲁木齐。这支科考队的队员们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例如副队长汪文先,他是水文地质学家,马仁文,闫红建,这两位都是化学家,沈冠冕,植物学家,谷景和,动物学家,以及3位驾驶员和一位配备了64式手枪的保卫员陈百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支队伍是临时组建的,队员之间可能不是特别熟悉,需要磨合的地方还有很多。
图6 临时组建的小队
5月8日,在马兰基地筹备完此次行程的所需物资后,科考队正式出发了。在出发前,马兰基地还为他们配备一部用于联络的电台,这部电台由4名报务员负责,其中3人在一个代号为720的地方建立了一个电报转接点,另外一名叫萧万能的报务员背着发报机与科考队同行。出发的第一天,科考队就产生了分歧。
分歧在离开720以后1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叉路口,驾驶员陈大化驾驶的8座大吉普车由于拐错了方向,一直没有跟上车队。彭加木所乘坐的北京212吉普车的驾驶员,王万轩多次向彭加木提出,停下来等一等陈大化的车,因为陈大化的车上拉着通讯员和发报机,如果没有电台,一旦考察队遇到什么危险,将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图7 汽车拐弯
可是彭加木着急赶路,并没有让王万轩停下来,这让王万轩感到非常的不能理解。不过所幸的是,他们经历了沙尘暴,车辆受损,迷失方向等多重艰难困阻,最终从罗布泊西南方向的塔里木河故道走了出来,在720休整了3天。1980年5月30日,彭加木车队与陈大化车队汇合,决定再次穿越湖盆行动,由于上次车辆负重太高,车胎被盐壳啃的面目全非,磨损特别严重,于是他们决定减少所携带物资,由彭加木,汪文先,陈百录以及驾驶员王万轩,包继才和报务员萧万能6人穿湖,其余人和车走罗布泊外围到米兰农场汇合。
6月5日,彭加木一行6人在水和汽油等物资即将耗尽的时候,终于从东戈里克穿出了罗布泊湖盆抵达米兰农场,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科考行动。这是我国第一次组队穿越罗布泊的核心地带,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纵向穿越罗布泊,他们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以及矿物化石,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足了前瞻性的准备。为了庆祝,他们在米兰农场购买了3只羊*了吃。但就在队员们庆祝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一直闷闷不乐,看上去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个人就是彭加木。此时他的心中只有5个字,重返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