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步骤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22:39:45

捐翎---冠羽崇拜走下神坛

赐戴花翎,在清朝官员的心目中是无上荣耀。

但它毕竟属于“臣僚之冠”,皇帝以及亲王、郡王和贝勒等宗室贵亲是不用佩戴的。

乾隆时,第六代顺承郡王(铁帽子王之一)泰斐英阿担任前锋统领时,请求赐戴花翎。

但乾隆帝认为“翎乃贝子品制,诸王戴之,反觉失制”,说郡王佩戴花翎有损体面!

宠臣傅恒则为其说情,说泰斐英阿年纪小,“欲戴之以为美观”。

乾隆帝才特批应允,并赐皇次孙今封定王者三眼翎,曰:“皆朕之孙辈,以为美观可也。”

于是,亲王、郡王屡有蒙恩赐者。

动物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步骤(21)

到道光时期,恩赏花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造玉牒、监修皇陵者,均因功被赏赐花翎。萨尔图克·长龄平定新疆张格尔之乱,受赐三眼花翎,连报功的使者也被赏赐花翎。

于是,花翎走下了神坛,逐渐消退了国之重器的尊贵色彩。

道光后期,国势衰弱,由于鸦片战争巨额赔款,国库空虚。

于是清廷四方敛财,大开捐官之门。广东富商伍荣耀、潘仕成捐数十万金,被赏赐单眼花翎,风光一时。

这是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所没有的殊荣。

于是,“捐翎”应运而生,捐银五千两可获得蓝翎,捐银一万两则能获得花翎。

不过清廷对双眼花翎、三眼花翎的管控还很严格。

动物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步骤(22)

到咸丰年间,内忧外患加剧,帝国大厦风雨飘摇,花翎的价位也顺势走跌,蓝翎为四千两,花翎为七千两。

之后,行情一路下跌。到清末,朝廷上出现了花翎普及的景象。

作家老舍的 《神拳》中则对此讽刺道:“我,头品顶戴,三眼花翎,给你请安啦!”

中国古代封建文化深厚,到了大清王朝则集其大成,登峰造极,“顶戴花翎”就是个缩影。

随着清王朝的衰亡,“顶戴花翎”也被新时代革了命,消失在历史烟尘中。

动物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步骤(23)

冠羽文化的延续

冠羽文化自古就有,是人与自然、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的映射,因而不可能消亡。

例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但是前几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的冠服,依然含有冠羽文化。

动物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老鹰头饰手工制作方法步骤(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