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有一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医的秘方。
每位名医,都有自己秘不示人的方子。旧时很多医生,同时自己还要开设药房,就是为了方便配药,以免方剂外泄。
但其实,即使你拿到医生开的方子,仍然没法知道秘方的奥妙。
为何?
因为医生早在药名上动了手脚。
我有位学生,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她在出诊时,就曾看到过患者之前的药方上面有一味“抽毛桃”,遍查医书没有记载。
虽依据方子可推断,大致为金荞麦一类专治肺病的药材。
但具体“抽毛桃”代指什么,只有开药的大夫自己知道。
显然,她拿到的就是一张“加密”药方。
鸭屎香的名字,与中药“抽毛桃”的做法类似。
起初,应都是起到保密的作用。没想到歪打正着,茶树资源虽然没做到独享,倒是成就了现如今最有卖点的单丛茶。
此茶名字虽俗,但香型却极其雅致。
先将茶器用热水烫过,丢一把“鸭屎香”下去,借着高温的茶器,冲鼻的香气直涌而出。
沸水冲泡,快进快出。汤色淡黄,口感香鲜、净清,不杂一丝杂味。
细细寻找,在昂高的香气中可捕捉到一股子鲜金银花的味道。怪不得,也有人将其雅称为“银花香”。
不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鸭屎香”的走火绝非仅靠奇特的名字。
只有好喝的茶,才会真正俘获爱茶人的心。
味道不好,纵使再编出个“鸡屎香”、“狗屎香”或是“牛粪香”,也绝不会畅销就是了。
与其想着如何包装炒作,倒不如踏踏实实的把茶做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