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方向,由尚书仆射谢石(谢安的弟弟)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率军8万,沿淮水一线抵御秦军。这是东晋的重点方向——江南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首都建康!
来到淮南的秦军大约有25万之众,依靠兵力优势攻克了淮南(寿县),把战线推到了硖石(安徽寿县凤台县西南),这是一个扼守淮河中游的险要之地。秦军围攻不止,眼看东晋军就要顶不住时,苻坚却出了一个昏招——派降将朱序前去劝降!
▲朱序后来成功返晋,得以善终
劝降的对象不是硖石的守军,而是前来救援的谢石。结果朱序不仅没有劝降,反而将秦军的情报和盘托出,并且献计:
“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等他们百万大军到齐,可就不好打了,乘他们现在人少,迅速出击,打败前锋,就有戏啦!
本来谢石打算坚守不出,掌握了这个情报后,决定主动出击。11月,刘牢之率5000北府军乘夜色渡过东线的洛涧突袭秦军,斩*两名秦军将领,击溃了十倍于已的5万敌军,大涨了东晋军的士气,同时也击破了秦军的东线,这是决战的前奏。
洛涧大捷后,谢石水陆并进,进抵淝水东岸的八公山下,与驻扎寿阳的秦军隔河对峙。东晋军士气高昂,行伍严整,令登高远眺的苻坚心生惧意,把八公山上摇曳的草树也当作了敌人——“草木皆兵”就源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