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华堂本《水浒传》在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写到了两位嗣汉张天师。一位是大唐洞玄国师,另一位是前往汴京城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瘟疫的道通祖师虚靖天师。从施耐庵的原著故事中,可以读到,镇锁妖魔于龙虎山伏魔大殿的,是龙虎山道众的老祖大唐洞玄国师。放走妖魔的不是洪太尉,而是虚靖天师。
施耐庵作书,最是讲究故事背景的历史真实,《水浒传》中的这两代嗣汉张天师也能在历史的真实中找到“真身”。那么,这两位张天师到底是谁?他们为何要隔空上演“捉放曹”的游戏,让妖魔出来乱世呢?而且,《水浒传》的妖魔又是谁呢?
却说洪信领了谕旨,来到了江西信州龙虎山。江西龙虎山乃道教龙庭,第一代张天师道陵老祖便在此炼丹,是道教的发源地。洪太尉来到此地,上清宫住持真人率领道众热烈欢迎了这位朝廷钦差。仪式即毕,洪太尉就问监宫真人:“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
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住持真人所言,这代张天师道号“虚靖”,性情清高,隐居于龙虎山顶,极少与世俗交往。
既然张天师在山顶,洪太尉无奈只得亲自上山宣诏了。于是,便早早的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背了取过丹诏,提著香炉,上山去请张天师。
洪太尉大约走了三二里路,便被一只白额锦毛虎和一条吊桶大小的雪花蛇吓得魂不附体。正待洪信收定惊魂,准备继续向山顶行走之时,一个牧童倒骑黄牛,横吹牧笛,从林子中来到面前。这牧童告诉洪太尉,他是张天师的侍童,此时,张天师早就去了汴京城,恐怕已经做完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了。这个牧童还劝说洪太尉赶紧下山,以免被山中猛兽所伤。
洪信听信了牧童的话,也害怕再蹦出来大虫长虫之类的,便返回到上清宫。上清宫住持真人一见洪太尉返回,便问道:曾见张天师否?洪太尉正憋了一肚子气,听道士一问,讲了龙虎山上的经历,叱责真人道“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
住持真人解释道,上山的毒蛇猛兽都不会伤人的,都是张天师搞的鬼,以考验太尉的真心。真人还告诉洪信,那个牧童就是张天师。洪信一听,抢白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琐?”道士赶紧答道:
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
虚靖、洞玄、牧童,从这三条信息中,还真的能够在历史中找到原型。
误走妖魔的故事发生在宋仁宗嘉佑三年,据《宋史·仁宗本纪》记载,这一年很是平静,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也没有发生重大灾害,仅是广济河发生洪灾,原武县(今河南济源县)河决,宋仁宗派遣官员行视民田,振恤被水害者。至于瘟疫,则根本就没有。没有瘟疫,当然也就不会去请嗣汉张天师来京师做罗大大醮了。
但是,施耐庵写书,是不会完全凭空虚构的,仁宗这朝,确实有一位张天师到过汴京城。据《汉天师世家》记载:“至和二年己未,宋仁宗召赴阙,祈梼有应,奉劲迁上清观於山之阳。”施耐庵有可能以此为据,虚构了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的故事。但是,查《汉张天师世家》,这一朝的张天师并非是虚靖天师,而是“虚白先生”。
虚白是第二十六代张天师,名嗣宗,宋仁宗赐号虚白。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普化妙悟真君。但是,《水浒传》中的张天师却是“虚靖先生”。那么,这个虚靖先生又是哪一朝的张天师呢?
这代张天师名继先,生于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九岁嗣教。张继先嗣教时,已经是宋徽宗朝了。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张继先被宣诏入朝,时年12岁。这正是《水浒传》中的那位倒骑黄牛,横吹牧笛的那位张天师。
《汉天师世家·卷三》中说:
宋徽宗皇帝制曰:劫汉天师三十代孙张继先,天师在汉,玄功著闻。汝为裔孫,不替远业,传袭祖法,符水有功,虚靖恬和,道行高洁,宜加显悉,昭尚真风。赐号虚靖先生,赐金寿老君及汉天师像。
原来,《水浒传》中放走妖魔的张天师并非宋仁宗时期的张天师,而是宋徽宗御封的嗣汉张天师虚靖先生。那么,是不是施耐庵先生不懂汉张天师历史,又写了一笔糊涂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