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鱼,生长在南沙独有的咸淡水交界处。金鼓鱼体扁呈圆盘形。体长大约20至30厘米。体桔红色。体表满布数十个黑色圆斑,似金钱状。背部高耸隆起,口小。鳞片细小。鱼体黄褐色,散布许多黑圆斑,腹部银白。但是作为特殊鱼种,金鼓鱼一种鱼还能吃出几种味道呢,吃鱼肚鱼鳍,甘苦,鱼肉甘香嫩滑,鱼皮甘甜,鱼胆呢,还可以泡酒吃……
传说有以前金鼓鱼是没有斑点的,和其他鱼一样,是一种味道的,后来有一位老神仙,在一个只有金鼓鱼的岛上疗伤,平日以金鼓鱼为食,觉得天天吃,未免乏味,于是随身洒下一串铜钱,变成了现在的金鼓鱼,一鱼多味。
金鼓鱼肉质鲜甜嫩滑,一试难忘。金鼓鱼营养丰富,如果家里有小孩咳嗽,据说吃这鱼最适合。尤其是它的胆囊,可凉肝息风,清热凉血,清肠止痢。农家常见用果皮也就是陈皮来蒸,甘甜鲜嫩,回味无穷。
也有豆瓣酱焖金鼓鱼,中医性味归经说: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具有非常好的食疗功效,比如平肝潜阳、息风止痉,补肾阳虚……
金鼓鱼背鳍的前10个鳍条有毒腺,被其活的金鼓鱼刺中就会红肿而且疼痛难当,大家如果想要体验捕捉,可要小心。烹饪的师傅强调,烹饪金鼓鱼不要斩断鱼鳍,否则整条鱼都会变得甘苦了。只听说弄破苦胆会变得甘苦,斩断鱼鳍也会,想来也算金鼓鱼的又一奇特之处吧。
●黄鳍鲷:娇贵的鲜
黄鳍鲷,南沙本地将黄鳍鲷叫做黄脚立,即使是大的,每条也就半斤左右,一般以清蒸为主,也有酒家用砂锅焗。黄鳍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尾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