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塔5层攻略顺口溜,汉诺塔5层口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2:40:34

大同十年 受益终身

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承性,在现代社会,文化传承主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

谈祥柏教授在《数学广角镜》一书中这样简单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

“谈祥柏,1930年5月29日出生于上海。中学及大学一直在我国前辈数学家、著名数学教育家胡敦复先生创办的大同附中及大同大学就读,曾经获得考试院‘特种考试’第二名。”

谈祥柏出身殷实人家,1941—1951年在家门口的上海大同附中和大同大学,完整接受了整整十年的大同教育,这不仅奠定了一生的学术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大同精神刻骨铭心,对他一生的为人为学,影响深远。

对自己的中学和大学老师,谈祥柏教授一直感念在心。

教他算术的女老师张寿棣,那时28岁,任初一班主任。张老师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教学很严格,不允许学生抄作业。她终身未嫁,一心扑在教学上,男女生都很怕她。

张老师发现谈祥柏对于数的悟性较强,喜欢探索规律,对他甚是喜爱。一天,张老师带他去见胡敦复校长。谈祥柏向胡校长报告了他发现的一个数学问题和引出的规律(参见《趣味数学长相思》第42页)。经过一番对答,时任中国数学会董事会主席的胡校长,对这个12岁的孩子岂止是喜欢,简直是另眼相看了,当场表示免除谈祥柏的全部学费,以资奖励。

在本丛书《行云流水话数学》分册的《我与科学世界》一文里,谈祥柏说他偏爱天文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数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在读中学时期,曾经小试牛刀,解决过一些看来像是鸡毛蒜皮,但确是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或许其中就有他告诉胡校长的那个数学问题吧。

高中老师梅慕埙是上海市数学名师,多所名校争相聘用。梅老师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只好在电车上啃大饼、面包。梅老师的字也写得好,颜柳欧苏四体无一不精。

在数学老师之外,历史老师陆仁骥也令谈祥柏佩服之至。陆老师,历代皇帝都搞得清清楚楚,专门研究五胡十六国的人还向他请教;外语也好,还是个业余的数学爱好者。陆老师上课常用“谐音记忆法”,给少年谈祥柏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东晋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很难记。陆老师将它们归纳为六字顺口溜“两燕寻巢【吴语中,“寻”和“秦”,“巢”和“赵”读音相近。——编者】城下”,辅以“五四三二一一”,就很好记了:

两——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

燕——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

寻——三秦:前秦,后秦,西秦;

巢——二赵:前赵,后赵;

城——一成;

下——一夏。

谈祥柏在大同附中读书期间,还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底子。在本册(指《趣味数学长相思》)《我的19情结(中篇)》一文里,他回忆道:“我生性喜欢自然科学,不爱语文、唱歌、体育。这种偏向在郑逸梅成为我的语文老师之后有了很大程度的扭转。当时他为我们讲解《古诗十九首》……”郑逸梅先生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中德高望重,被誉为“人淡如菊,品逸如梅”(郑逸梅原姓“鞠”,与“菊”同音)。

1947—1951年,谈祥柏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大同大学(及其附中)是由一群有学识、有激情、谋求教育和学术独立的青年教育家共同创办的。其领头羊胡敦复先生,是20世纪中国科学史上著名的“胡氏三兄弟”(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中的长兄。胡氏三兄弟均与大同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胡敦复出生于1886年,1907—190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回国后一度担任清华学堂教务长,当时清华学堂受制于美国,为谋求教育独立,胡敦复先生倡导成立清华“立达学社”,他和10位社员,先后到达上海,创办大同学院,1912年3月19日正式开学。10年后的1922年11月5日,北京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将大同学院更名为大同大学,为私立性质。仅胡敦复先生一人就捐款1万元,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吴在渊先生的捐款也达5500元。

吴在渊,1884年生,江苏武进人,自学成才的数学教育家。他曾在清华任教职,教名日盛,收入渐丰。自打投身大同,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吴在渊先生与胡敦复先生志同道合,主张“中国学术,要求自立”。“自立之道奈何? 第一宜讲演,第二宜翻译,第三宜编纂,第四宜著述。”在这四方面吴在渊先生都身体力行,为创建大同真正到了毁家、拼命的程度,最后家徒四壁,木箱当桌,食盐代菜。一个曾经习武、身体强壮的人,后来弓腰曲背,老态龙钟,52岁就咯血逝世,可歌可泣!吴在渊先生在《大同大学创办记》一文中写道:“大同之有今日,实十人拼命之所得也。”吴在渊先生等立达社社员以拼命的精神,为开创中国现代数学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大同大学,谈祥柏的数学老师有胡家赣先生(教微积分)、金福临先生(苏步青先生的学生,教微分几何)等。苏步青先生也曾经在大同大学教过微分几何。教过谈祥柏的数学家还有陈省身先生(教拓扑学)。陈省身先生民主思想比较浓厚,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不辞而别。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十年大同,这样的老师群体,这样的大同精神,一定让谈祥柏永远铭刻在心。谈祥柏后来在数学研究、科普创作上追求独立、勇于创新,一定是在大同受到了熏陶。

汉诺塔5层攻略顺口溜,汉诺塔5层口诀(5)

敏于数学 乐于研求

数学大世界深藏着奇珍异宝,只有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和敏锐感觉的人,才有可能不畏路途艰险,探索、发现和欣赏数学珍宝,并且把其中的快乐分享给他人。

日本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小平邦彦曾撰文《数学的印象》,指出数学在本质上与逻辑不同,逻辑之于数学就像文法之于文学。学好数学最要紧的是数觉———对数学的纯粹感觉,正如语感对于理解文学非常重要。

谈祥柏从小就具有很好的数觉,对于数(如门牌号)的记忆能力特别强,也擅长心算。他在本册(指《趣味数学长相思》)《一个来自梦中的求出循环节的算法》一文中写道:“数学界与科普界的良师益友们都说我对数学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对许多物理、数学乃至天文常数都形成了终身记忆。”加上他长期在数学世界里辛勤耕耘,寻幽探胜,他的数觉愈加敏锐,助他在自然数、组合数学、对策论(也称博弈论)、矩阵论等领域展开研究,每每有他独到的发现和创见。

谈祥柏教授特别钟情于自然数研究。他说过:“我的主要兴趣在研究数。” 谈教授乐于和读者、数学爱好者分享他所体验的自然数之美,对此他往往不吝溢美之词:“美到骨髓里了!

2018年4月,他兴奋地对笔者说起“累进可除的二十五位数”,随手拿起稿纸,一行接一行,一口气写下25行,直至

3608528850368400786036725÷25=144341154014736031441469。

谈老说,到26就不行了。但也无法证明是否有更长的数字串存在。

相信在谈老的眼里,这美妙的数字宝塔堪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几年前,笔者拜访谈祥柏教授,只见里屋一张小圆桌上堆满了纸片。拿起它们,谈老如数家珍:纸片上全是他研究自然数的记载。借助于大量的数学实验和极佳的数觉,谈祥柏教授能更好地发现和体悟自然数的本性,欣赏数的美妙:数的构成、运算、大小,数的变换、模式、规律,以及数的变与不变、数与数的关系等。

与谈老相识多年,笔者觉得数学已经成为他的密友,朝夕相伴,甚至已化作生命的一部分。在他旅游、看小说、乘汽车,以至谈恋爱、做梦时,都可能迸发出数学灵感的火花。

他喜爱研究“有个性的自然数”。“就像化学元素一样,数有共性,又有个性。”长相厮守,日夜琢磨,他便熟知了某些类别自然数的种种特性,如遗传性、周期性、自守性、抱团性,而儿时巧遇的37,他住的楼层数19,还有12345679这种“缺八数”,……都成了他钟爱的研究对象。如,任给他一个19的倍数,他能迅即得出它除以19的商,捷如雷电,表演自如。他也不满足于自然数的个性探求,尽可能加以推广运用,例如把被19整除的“用加不用减”判别法推广到以9结尾的两位或三位数除数。

对于“榛莽遍地,野草丛生”的自然数高次方研究领域,他勇敢地闯进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硕果累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读者可参见本丛书的《有个性的自然数》《趣味数学长相思》等分册,其中许多神奇的现象、美妙的等式和罕见的规律,让人惊叹不已,怎能不激起探求自然数奥秘的好奇心!

谈祥柏教授的数觉和灵感,也并非都得自天赋。自然数研究中很多美妙的发现,是他从大量的数学实验中观察、归纳和猜想出来的,背后苦乐,唯其自知。

对于变化多姿、难以捉摸的自然数,谈祥柏教授往往不惜工夫,不厌其烦,通过大量的自然数实验,发现变化中的不变量(性)。在本丛书的《有个性的自然数》分册中,谈祥柏教授记载了他对89的高次方所做的数学实验,由此他发现并证明了两个不变量89,1:“我们看到了89的高次方的‘双稳态’格局,它好像是一副跷跷板……不断地来回摆动,好不有趣!”他还乘胜追击,满载而归。

凭借广阔的知识面和奇异的联想思维,谈祥柏教授把自然数研究与各种进位制、分数、负数密切联系起来。他研究了不同进位制里的自然数,探寻到某些性质能否推广的原因;他甚至把自然数的进位制记法与负数打通,提出了“阴阳数”概念,让人脑洞大开,窥见自然数规律的普遍性和适用范围。他还发现了某些重要的自然数数列与单位分数之间的联系,如斐波那契数列全部可以浓缩在1/89 用特殊方法展开成的循环小数里(见《初等数学新思维》中《1/89——一颗神奇的浓缩鱼肝油丸》一文。此文引发了热烈讨论,一时盛况空前,李友耕老师揭示了这神奇现象的本质)。

谈祥柏教授进一步揭示了自然数研究的一些近现代数学背景,如群论、组合数学等。在他的众多科普文章里,我们还可看到线性代数、微积分、对策论、拓扑学、分形几何等数学或应用数学分支的身影,可见他涉足的数学领域极其广阔,这无疑大大延展了数学科普的空间。

不仅如此,谈祥柏教授还把自然数探究的触角伸向了科技、文史、哲学、艺术乃至国防……在本丛书的《数学福尔摩斯》《数学文史一家亲》《数学趣味化大师》《行云流水话数学》等分册中,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正如对自然数所做的研究与拓展一样,谈祥柏教授在进行科普创作时,也常常打破数学不同部分之间的隔阂,让读者体会数学的整体性与统一美。例如本丛书《行云流水话数学》分册的《异曲同工》一文,揭示了“取15点扑克牌游戏”“高速公路游戏”“吃井字”等数学游戏取胜对策的本质,它们都与“洛书”特性的运用有关,只要通过适当转化、对应即可实现;在《初等数学新思维》分册的《千里马送人情》一文里,读者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寻常的小学生或初中生能解决的问题,在谈教授笔下摇身一变成为函数的不动点问题,而不动点正是拓扑学的重要概念,这样就在小读者的头脑里悄悄地植入了现代数学的知识。

把自己数学阅读、研究中的体悟和快乐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分享给他人,谈祥柏便成了数学科普作家。

汉诺塔5层攻略顺口溜,汉诺塔5层口诀(6)

文理兼修 百科贯通

与文学家、科学家的文章一样,科普作家的作品往往也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谈祥柏教授学富五车,藏书杂多,涉猎文理百科,交融碰撞中,时有创见。往往谈兴来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形成超级链接,让人如坠知识之汪洋大海。以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谈祥柏教授的科普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理交融,妙趣横生,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辐射出多彩的文化魅力。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大学生,从数学爱好者、普罗大众到数学教师、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谈祥柏教授的作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他感兴趣的话题。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人文传统在谈祥柏教授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他是谦谦君子,儒雅温润,也是性情中人,常似孩童般率真。四书五经中的名言警句、唐诗宋词里的精品佳作,还有鲜为人知的典故传奇,他可以信手拈来,如在囊中。

《易经》《论语》《老子》《庄子》等经典中的“道”与“文”,常常渗透在他的科普作品里。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指出,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参天古木引出阴阳数——千年银杏给我的启示》一文中提出的“阴阳数”(自然数各位上的数有正有负),固然是由犹太人纸片上的数字宝塔问题引出,却也可能受到《易经·系辞》里“一阴一阳谓之道”观点的潜在影响。本册(指《趣味数学长相思》)的《参透玄机,使奇异变为平凡》一文中,谈老感叹道:“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精神,通过范式表示,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谈老的不少文章,文风飘逸,汪洋恣肆,隐隐可见《庄子》的影子。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谈祥柏教授的科普作品里,诗词引用简直成了家常便饭。这不只是增添文采,更重要的是直觉、联想等“诗性思维”,以及相关的“诗意之美”也融入了谈老的数学思维、审美意象里,引发出他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他谈到:“李白的诗触动灵感。”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和神经生物学家赛米尔· 泽奇以及一些其他合作者,在共同发表的一篇论文《探索数学之美及其神经联系》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大脑中用来欣赏音乐、艺术及诗词之美的部位,也同样用来领悟数学之美。” 可见,“美”具有某种通感性。诗思、诗意、诗风之美,对于数学的探究创造和科普作品的创作,同样发挥着作用。从下面这句谈老的话,可以看出古典诗词对他文风的影响:“平生最不喜欢看平铺直叙、‘等因奉此’、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文章。而波谲云诡、‘唾壶崩剥慨当慷’的文风却是极为投我所好的。这种习气的形成,大概同多看多读豪放词、边塞诗很有关系吧。日积月累,不是一朝一夕了。”

中国古典小说、通俗小说,也是谈祥柏教授文学素养与学术营养中的重要来源。大约是在读初中的时期,他特别喜欢阅读中国的旧小说。阅读这些小说,不仅陶冶思想情操,提升文学素养,而且丰富了他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有利于数学探究和科普创作。在读过的《西游记》《今古传奇》《拍案惊奇》等小说中,他尤其爱看《西游记》,“里面充满了荒诞、神奇的故事与想象,而其中的‘动物’式人物(猪、猴、牛、蜘蛛……)又使童心未泯的初中生倍感亲切。”在《初等数学新思维》分册的文章《心有千千结——“小”世界里的“大”法则》中,谈祥柏教授由《西游记》中孙悟空受制于紧箍咒,联想到数学物理世界里屡见不鲜的各种制约,给人印象至深。甚至许多武侠小说,如李寿民、金庸、梁羽生、萧逸等名家的作品,也成了谈祥柏喜爱捧读之物。

在谈祥柏教授眼里,数学文史一家亲。他的历史知识极为广博,《二十五史》他前后读了三遍! 这让他的科普作品多了一个时间维度,增强了纵深感、故事性和题材的丰富性,也使读者了解到很多事件、问题、思想和方法的来龙去脉。由于通晓多种外语,他还读过不少外国史。如《数学文史一家亲》分册的《邪马台国之谜》一文,讲述了用数学方法探寻日本古代国家遗迹的故事;而从《行云流水话数学》分册的文章《年号随笔》,可以窥见他对日本史的熟悉程度。谈祥柏教授说过:“我比较注意尊重史实,不乱编。”

哲学、书法、绘画、音乐、古建筑、摄影乃至智力玩具等,也成了他品味、把玩、研究的对象,进入他的科普创作空间。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文化浸润,让谈老的科普作品抹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数学被谈老的生花妙笔写活了,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而不是X光下的骨骼结构;数学科普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介绍、规律描述、本质揭示、客观呈现,而是充满了芬芳馥郁的人文气息。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有生动传神的人物特写,有鲜活机智的思想对话,有水落石出的寻根探源,有上下求索的过程亲历,有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有悲欢离合的人间万象,有直通数理的艺术之美,有博雅深切的人文情怀……

如果把人文艺术视为硬币的一面,那么另一面——古今中外的数理科学及其思想方法,则更多地融入了他的科普创作之中。

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极重要的特征是讲求算法,重构造,有别于西方数学追求理性,重论证。谈祥柏教授的数学科普文章,固然为科普的对象和属性所限,也尽量满足逻辑和叙述的严谨性,但更重视算法的探求、实例的构造。对于自然数的一些运算问题,他总是在不断寻求更为简捷的算法,或从运算(心算或借助计算器)中探索规律,发现特性,也尽可能揭示本质,论证真伪。

谈祥柏教授称自己生性喜欢自然科学。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本科普译著《流转的星辰》引导他走进了科学之门。

中国古代科学启迪了他的科普创作,如《数学文史一家亲》分册的文章《歌颂和谐的天籁》,在举例说明“九”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时,就引用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观点:“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西方数学、科学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实验方法、创新意识,也深深影响了谈祥柏教授的科普创作。

一方面,科学文化拓宽了谈教授数学科普创作的视野,数学被用于探究大自然及其规律、真理;另一方面,科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也被他用于增进数学理解,激发数学灵感。譬如,《初等数学新思维》分册的文章《挑战欧几里得》给出了一种新算法,谈祥柏教授回忆道:“触发灵感,刺激作者完成本文的直接动机来自生物学(具体地说是生物学中的DNA回溯技术——编者注)。”此外,他还善用科学语言,通过譬喻、类比等手法,帮助读者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数学对象的性质。《有个性的自然数》分册的文章《数字情结———抱团与整除性的情景对话》《自然数王国里的“稀土元素”集团》,都借用了化学概念刻画两类特别的自然数;《我回来了》则从著名小说《蝴蝶梦》展开联想,并类比了天文学里的哈雷彗星回归现象等。

即使读外国文学,谈祥柏教授也关注其与数学、科学的相通之处。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平面国与镜子国,在他笔下衍生出有趣的数学问题;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中的源氏香与数学里的倍尔数,居然“风马牛也相及”。

文理兼修,百科贯通,令谈祥柏科普创作如虎添翼,异彩绽放。

汉诺塔5层攻略顺口溜,汉诺塔5层口诀(7)

中外大师 高空对接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也离不开传播交流,否则不会有“源头活水”。

谈祥柏教授通晓英语和日语,能阅读法语、德语、俄语数理化文献。语言优势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是便于结交外国友人。美国趣味数学大师马丁· 加德纳,英国大数学家约翰·康威,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松冈元久,趣味数学名家中村义作、野崎昭宏先生都是他的老朋友。在互相切磋、学习交流中,谈祥柏教授走到数学科普的世界前沿,攀上科普创作的高峰。

谈祥柏教授与世界数学科普大师马丁· 加德纳先生的友谊,被传为数学科普界的佳话。加德纳先生为《科学美国人》杂志写数学游戏专栏文章,前后逾二十五年,改变了很多人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看法,把无数青少年引入了数学的庄严殿堂。而谈祥柏教授也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马丁· 加德纳”。

谈祥柏教授在国内多种场合不遗余力地介绍马丁·加德纳及其科普作品。这套丛书的《数学趣味化大师》分册,收入了谈教授撰写的文章《名字上天的人》《马丁·加德纳—— 一位把数学变成画卷的艺术大师》。在前一篇文章中,谈教授盛赞马丁·加德纳为“最出色的数学‘推销员’”“趣题大师”“博采众长的‘营养制造家’”。

在后一篇纪念马丁·加德纳的文章中,谈教授简单回忆了他与加德纳先生的交往过程。他是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数学游戏专栏知道马丁· 加德纳的大名的。1955年,谈祥柏教授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工作,该校图书馆系上海一流图书馆,“文革”前马景文馆长收藏有《科学美国人》杂志。20世纪80、90年代,谈祥柏教授勤跑图书馆、旧书店,甚至向学问家、藏书家吴青云购买《科学美国人》杂志,利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种机会,抄写、复印加德纳趣味数学的专栏文章,直至收集齐全! 但不幸在搬家时这些专栏文章丢失大半,令他心痛不已。美国数学会出版了加德纳的文集,共15本,谈祥柏教授买到14本,可惜现仅剩1本。谈教授不仅收集马丁·加德纳的作品,而且尽早予以介绍、阐发,甚至帮加德纳找出差错(“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他总是虚心认错改正”),这使得我国读者有幸较早地了解世界数学科普大师的作品。

神交已久后,谈祥柏教授翻译出版了加德纳先生的著作《矩阵博士的魔法数》,与学生合作翻译了《数学加德纳》,自然与加德纳先生有了交往,可惜仅限于笔头与电话联系。加德纳先生几乎每周都与谈祥柏教授通电话,无所不谈。谈祥柏向马丁·加德纳通报过他自己在自然数研究方面的成果,如精细结构常数、费曼伪密码的解释,7的整除性判别法,自然数王国里的“稀土元素”集团,发人深省的“勿忘我数”等,加德纳听了十分开心。

2000年,加德纳先生邀请谈祥柏教授参加在美国召开的世界趣味数学大会,并在会上作重点发言,可惜谈教授因故未能成行,失去了与加德纳先生晤面畅谈的机会,成为终生憾事。

通过马丁·加德纳先生,谈祥柏教授认识了英国大数学家、数学游戏大师约翰·康威教授。康威和谈祥柏通电话时,常用中文讲。经过长期的电话、通信交流,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友谊。康威把自己写的所有著作都寄给谈祥柏。康威对于数也有深刻的研究,尤其擅长运用自己熟悉的群论,常能得出整体的结果和一般性结论。康威兴趣广泛,除了研究数学,还研究外星人,是个天文爱好者。

本丛书的《数学趣味化大师》分册里,谈祥柏教授撰写的康威小传《数学嬉皮士》,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另类”的数学家形象。谈教授觉得,“和康威交往,即使彼此只限于通信,也是人生的至乐。” 康威的“数学疯子”“嬉皮士”外表之下,“有着一颗非常可贵的赤子之心”。谈教授的一些文章中,对自然数的研究运用了群论的观点,或许是受到康威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谈祥柏教授与数学史传名著《数学精英》(又译为《数学大师》)的作者E.T.贝尔(也译为E.T.倍尔)也有交往,他们通过多次电话,听说贝尔也懂中文。谈祥柏教授说过:“我特别欣赏的是E.T.贝尔的名著《数学精英》,我年轻的时候抄过,至今还能记住其中的细节。该书讲述了数学家的许多奇闻逸事,但也并不回避公式与理论,既有可读性也有深度。”

谈祥柏教授的日本友人松冈元久、野崎昭宏精通中文,可用中文与谈祥柏通电话。松冈元久是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谈祥柏教授很欣赏他的一个观点:学习数学要具备三个养———素养、教养、营养。松冈元久喜欢写小文章,在《数理科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野崎昭宏对谈祥柏的数学探究和科普创作深感兴趣,曾将谈祥柏教授的全部著作借去看过。

马丁·加德纳、约翰·康威等一些外国数学趣味化大师对中国文化了解、研究颇深。加德纳先生文学功底很好,他精通文言文,对中国古典文学、古诗词十分熟悉,他的不少科普作品与文学有关,他认为数学、文学本是一家;此外,他对中国的《易经》、经典数学玩具和游戏有深刻研究。康威先生对中国古代算学不但深有研究,而且评价甚高。例如对于组合数学中非常有名的“卡塔朗数(Catlan Numbers)”,他就赞同我国学者罗见今先生的观点,认为应更名为“明安图数”(参见《数学趣味化大师》分册的文章《数字中的回文新探》)。康威先生研究一类数列问题,曾受中国扇面艺术的启发。

其实,马丁·加德纳和约翰·康威等对谈祥柏的影响,远不止于学术思想、科普创作方法。朋友之间只有志趣相投,才能深交,友谊也才能持久。加德纳、康威等淡泊名利,以献身数学的“赤子之心”,自由地开展数学研究,平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如加德纳平等对待家庭主妇的数学研究,康威与儿童玩数学游戏),快乐无私地从事数学普及和文化传播,自然在无形中影响了谈祥柏的学术研究和科普创作。

汉诺塔5层攻略顺口溜,汉诺塔5层口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