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黑子的小摊,是大多数人解馋的目的地,“来碗扒糕!”他都来不及直腰,一碗碗端上,两毛钱一碗,他和弟弟一天能卖400块!
02
这种“扒糕”,是楚旺镇特有的风味小吃。也是得自马黑子的祖传,凭着做扒糕的手艺,他们家足足养活了四五代人。
大概在清道光年间,马黑子祖上马奎,从河北魏县小营村迁入。同时带来的,还有做扒糕的手艺。
马家的扒糕,制作过程非常讲究:水烧开倒入荞麦面烫面,搅匀后兑入开水分解小块(便于煮熟),再煮熟再放盐搅拌成光滑面糊,趁热拍成厚1厘米左右的圆饼,晾干成型。浇入蒜汁、芥末、香油、醋调匀,那味道,是正儿八经的“酸爽”。
调治扒糕,还有一个决定味道的重要因素——芥末。
这个芥末是自制的,专门从口外运来细如小米的芥菜籽,研成粉末,芥末打到碗里,水开了搅成粘稠的糊,用碗焖一夜。
这种纯天然的芥末味儿,能通过鼻腔直冲额头,呛人泪道,让人辣得直流眼泪,打喷嚏。
楚旺人爱吃的,也是这种扑鼻呛眼的味道。
扒糕,有人就喜欢这种劲道爽口的味道,当地有人当成菜吃,还有人直接当主食。
为这,还专门有首民谣《楚旺扒糕》:“楚旺扒糕荞面糊,芥末蒜汁香油醋,一切就调手拿叉,酸辣香味得口福。”
03
然而,这几年,马黑子的生意渐渐萧条了。
5块钱一碗,这天只卖了10块。来个客人,他驼着背赶上去几步迎,这是他今天的第二单生意。
他从桌子底下拿出几个荞麦饼,用刀细细切成条,淋上香油、蒜汁、醋,还有自制的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