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 微量元素的均衡供给对产量贡献较大;
- 北美地区,微量元素主要通过含锌、锰、硼、铁的肥料补充;
- 可通过田间长势观察、土壤和作物组织取样检测,判断微量元素是否供给充足;
- 土壤取样多用于pH值和大量元素的测定,若检测微量元素,一般局限在锌、硼、铜和锰4种元素,同时,需注意测定结果只可参考;
- 取植株器官或组织样检测微量元素更精确可靠;
- 微肥的利用效率受施肥方式、栽培管理等影响较大,单纯增加用肥量往往投入高、效果差。
生产上,微量元素用量极少,每生长季,单一元素的消耗量不超过1斤/公顷。同时,尽管用量低,但作用巨大,缺少微肥常常导致生长异常和产量下降,还会影响作物对氮肥和水资源的吸收利用效率。
接下来分别讨论微量元素的需求规律、缺素症状、土壤和植物取样检测以及制定科学的施肥管理方案。
2-微量元素需求规律
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一共有16种,具体可见下表:
表1 植物生长必须的16种元素
绝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7个微量元素供给都是充足的。其中,沙壤土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缺素概率发生较高;另外,如土壤pH值偏高,微量元素易结合在土壤粘粒表面,导致根系无法吸收并诱导发生缺素症。
图1 植物缺硼典型症状
北美地区,农场主主要通过施用含锌、锰、硼、铁的肥料补充微量元素。
表2 微量元素化学属性
土壤溶液中,进行着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反应,植物能够利用的微量元素含量,实际是土壤溶液、有机质、阳离子交换及难溶的含素矿化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土壤酸碱度也影响着微量元素的供给量,偏酸性土壤,元素更易被根系吸收(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