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是一种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物贮存期。腌菜最初的意义不是腌菜,而是贮藏。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科技发达,交通发达,很多蔬菜可以跨越季节和地区障碍,成为桌上的菜肴。夏天,勤劳的农民种下的蔬菜太多,吃不完,烂在了田地里。而冬天菜却不够吃。要是能让蔬菜跨越季节,贮存起来,留到冬天吃,该多好呀。于是把过剩的蔬菜放进坛子里储藏起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腌菜就流行开来,成为农家抵御寒冬的必备之物。腌制蔬菜可以使用多种原料,常用的有白萝卜、胡萝卜、黄瓜、莴笋、蒜苔、莲花白、辣椒等。我国各地传统的蔬菜腌制品有上海雪里蕻、四川涪陵的榨菜、广东酸笋、云南大头菜、常州香甜萝卜干等。蔬菜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蛋白质的水解作用,以及其它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使腌制品得以保存,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在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腌制蔬菜主要为家庭式自制自食,其目的是为了延长蔬菜的贮藏及食用期来弥补粮食的不足。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代人食用腌菜已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调节口味,特别是腌菜具有的助消化、消油腻、调节脾胃等作用,被都市人们所青睐。腌菜大致分为盐腌菜、暴腌菜(把蔬菜加点盐腌几天,入了味有了脆口就吃的腌菜)、酱菜、泡菜、酸菜和韩式泡菜等几种。
腌菜,基本手法是一样的,早上把蔬菜清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一天,晚上收回来,一般多用缸,也有用坛的,菜装进坛子里,一边装,一边撒一层盐。坛子装满后,盖上坛盖。坛盖与坛腹接合处,有一坛沿,檐角一样突出在外。在蔬菜腌制过程中,要保证坛沿常年贮水不断。坛沿处的水,使坛内的蔬菜与外界隔绝,避免氧化,所以要经常给坛沿注水。腌菜种类很多,辣椒、茄子、蒜头、荞头、萝卜、豆角、豆豉、黄瓜、生姜几乎地里长的,都可入坛成为腌菜。腌菜一般要半个月才能开启,腌黄瓜和生萝卜不能太久。黄瓜和生萝卜腌久了就酸了,其他的都是越久越好,有的甚至放上数年。放得越久,腌菜越是透明,就像陈年老酿。
“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咸菜饭”。腌菜确是一种开胃、大众食品,它给人们最终的实惠是增进身体健康,这是人人都希望的。吃起来能增进食欲,吃了觉得舒服,意味着肠胃愿意受纳,纳而化之,使食物顺利进入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轨道,其结果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渣进大肠,水归膀胱”,带来精力充沛,体魄健壮的最佳效益。对于大病初愈或患小病而胃口不佳,腌菜给我们能增进食欲、易于消化,这是一方面,而腌菜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微量亚硝酸盐,只是量有多有少,所以不要常吃就行。腌制时注意要别沾生水;别用热水,一定放凉了用;别沾油;要环境温度低点,比如20℃以下,否则要多放盐;而且挑选腌菜要新鲜、无损伤;最后菜缸要洗净;用盐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