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中国许多朝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我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为残酷暴虐,清代皇帝大施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族人的民族独立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文化凋敝,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案件,在清朝达到顶峰,那么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文字狱在春秋、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有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齐相崔杼*了国君齐庄王,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却招来*身之祸。西汉的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皇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腰斩。三国时期嵇康因《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被斩于东市。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揭露了拓跋氏祖先的屈辱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史称国史之狱。
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早期的文字狱规模不大,涉案人数也不是很多,规模比较小;但到了北宋,文字狱开始大面积大规模出现。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正是发生在北宋。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御史弹劾苏东坡,向皇上上奏说苏轼所作的《湖州谢上表》中有言语暗藏讽刺朝廷的意思。紧接着就有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历数苏轼的罪行,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最终苏轼因此被贬到黄州,穷困潦倒;他的好友也多受牵连。由此可见,文字狱可能从春秋开始,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令人震惊。文字狱体现了封建王朝皇权独裁专制的种种弊端。
文字狱顶峰
文字狱在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出现,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清朝是文字狱顶峰。从顺治时期到乾隆时期,共兴文字狱一百六十多次,其中单单是乾隆皇帝就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期间遭迫害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清朝的文字狱起于顺治,从此清朝诞生了一个独特的官职:言论检查官,所谓言论检查官职责就是言论出版的审查。在此之后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了乾隆时期达到文字狱顶峰。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死,更有连坐、诛九族等残忍的刑罚。更可怕的是许多文字狱都是断章取义,捕风捉影造成的,所以刀下冤魂不计其数。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刚刚继位时曾经下令“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但1751年,乾隆皇帝出尔反尔,文字狱死灰复燃。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起于伪孙嘉淦奏稿案,由于这桩案子,乾隆皇帝开始一改之前崇尚言论自由的作风,大兴文字狱。乾隆又以修四库之书的名义查办禁书,很多珍贵的书籍在这个时期灰飞烟灭。清朝为何会成为文字狱顶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清朝初年反清思想大范围存在于民间,朝廷用文字狱来堵住悠悠之口;另一方面清朝皇族争斗激化,皇帝们用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文字狱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之后趋于平息,但它给中国古代文学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
文字狱的影响极其深远,对文化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文字狱起于宋朝,历经元朝和明朝的发展,在清朝达到顶峰。二百四十年的时间里共发生二百余起,不但作诗的本人获罪,就连文人的老师和朋友也会一并被*,这是极为血腥和残酷的政策。
文字狱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学发展中是极其恶劣的,当时的社会由于文字狱的大兴,文人不敢随意言政,写诗著书需要字句斟酌以免有牢狱之灾,这对文人的思想是极大地束缚和禁锢。清朝时期人们对胡虏、匈奴之类的字眼都很忌讳,所以在四库全书的编撰中,岳飞的著名爱国词《满江红》被删减修改了其中带有匈奴词语的句子,这是对文人作者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即便是四库全书这样著名的百科全书依然有不真实的一面。
文字狱的兴起也败坏了官场的风气,官员从民间搜出具有反对当时国家政策的诗词作品,将文人作者捉拿*掉成了官场升职邀功的捷径之一。另外文字狱也是政党之间互相攻击弹劾的方式。所以下到七品小吏上至国家栋梁,都受到文字狱的影响。
文字狱的影响体现在对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扭曲以及官场风气的败坏。在中国大兴文字狱控制文人思想的时候,西方开始了文艺复兴的道路,民主科学等思想受到越来越的多的关注,这是后来中国落后西方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