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是谁提出的,文字狱什么时候出现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16:20:20

说到文字狱,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清朝。诚然,满洲人入主中原之后,为了控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非常重视在思想领域进行高压管控,清朝历代皇帝都把控制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为了堵住“反清复明”的任何可能性,清政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文字狱是谁提出的,文字狱什么时候出现的(1)

然而,清朝并非中国古代王朝中唯一一个兴起文字狱的朝代,不夸张的说,所有封建专制王朝,都能“熟练”的运用文字狱来维持稳定。如果从牵涉的人数、惩罚的惨烈程度等纬度来衡量,汉人朱元璋一手缔造的明朝,才是大一统王朝中文字狱的最高潮。

清朝的文字狱

为什么说明朝的文字狱最惨烈呢?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清朝时期的文字狱,然后再与明朝时期进行比较,就能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

事实上,满人刚刚入关时,比如从多尔衮到顺治时期,满人主要是依靠军事手段打服汉人的抵抗情绪。在清朝逐渐稳定之后,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所谓的康乾盛世中,文字狱尤为激烈。

在清圣祖康熙时期,有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文字狱。

文字狱是谁提出的,文字狱什么时候出现的(2)

一次是康熙幼冲时期的朱国祯遗书案,湖州富户庄允诚刊印朱国祯的《明书大事记》、《大政记》、《大训记》及未完成的《明书》一部,这些书中直呼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名讳,且奉和清作战的南明为正统。

此时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是飞扬跋扈的鳌拜,为了立威,他从重从严的处理了此案,将庄允诚满门抄斩,妻女发配黑龙江为奴。整个案件中,共有220人被处决,堪称清朝*人最多的一次文字狱。

第二次是康熙亲自执政后发生的戴名世案。和朱国祯的遗作一样,戴名世也在自己的著作《南山集》中尊奉南明为正统,甚至直斥顺治为“僭越”。在刑部审判后,建议康熙诛*300余人。但康熙慎之又慎,最后仅将戴名世处斩(刑部原拟凌迟),“得恩旨全活者三百余人”。

文字狱是谁提出的,文字狱什么时候出现的(3)

在雍正一朝,文字狱更多和高层的政治斗争有关,比如雍正在打倒年羹尧时,鸡蛋里挑骨头,找一些无关紧要的错别字来寻晦气,还因此牵连出了曾入年羹尧幕府的汪景祺案。

无独有偶,为了打倒隆科多,雍正刻意指责查嗣庭“维民所止”的“维止”是“砧”了“雍正”二字的“头”。通过把查嗣庭打为隆党,雍正借机清除隆科多多年来在政府中的影响,这次文字狱的本质仍是高层权斗。

对于湖南曾静一案,雍正亲笔写下了《大义觉迷录》颁行天下,但却放过了首犯曾静及其徒弟张熙,让他们作为“反面教材”“警醒”世人。

文字狱是谁提出的,文字狱什么时候出现的(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