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分布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国和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成都等5个城市属于是是国家支持和建设中的。值得一提的是,身兼四大一线城市和超大城市的深圳,没有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4.直辖市——省级行政区划
直辖市这个概念大家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直辖市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之一,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城市,行政区划级别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相当于省一级。
直辖市上海
我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直辖市变迁简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设有11个中央直辖市,即北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1949年11月,增设天津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10月,增设旅大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11月,南京降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7月,长春、哈尔滨升格为中央直辖市。至此,全国一共有14个中央直辖市。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其余11个直辖市均并入邻近省降格为省辖市。
1954年7月,西南大区北碚市并入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被撤销,重庆与四川合并,重庆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
据此,6个大区行政机构撤销,北京、上海、天津仍为中央直辖市。
天津因在1958年并入河北省由直辖市降格为省会所在的省辖市,1967年1月恢复直辖巿地位。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面积82402.95平方千米,3002万人。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重庆至此在历史上第三次成为直辖市。
5.计划单列市——具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的市
国家计划单列市,即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简称“计划单列市”,是指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国家计划单列市的财政与中央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完全脱钩。实际执行中,存在计划单列市仍需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和比例向所在省区上缴一定的财政收入的情况,即“单列不脱钩”。
计划单列市曾实施过几个时期,而且随着国家发展情况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化,城市名单不断增减。
第一次计划单列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计划单列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这两次国家计划单列市的管理受中央和所在省的双重领导,但以省领导为主。
计划单列市情况
第三次计划单列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经过一系列调整变化,形成了现有的国家计划单列市格局。1993年,我国共设立14座计划单列市:
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成都、广州、深圳、西安
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规定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全国计划单列市由14个减少为6个。1997年6月,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其计划单列市地位自动取消。